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7部分

夫拒絕執行《朗布依埃公告》,美國將連同北約對南斯拉夫進行打擊,迫使南斯拉夫接受公告的內容。

克林頓的最後通牒一出,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美國和北約各種的喊話中,統統都是南斯拉夫和科索沃這些字眼,但是卻沒有出現中國。而中國雖然是域外國家,但毫無疑問因為軍事基地的存在,也是利益攸關方。而美國和北約絲毫沒有照顧中國面子的打算,直接忽略中國的存在。

即便是歐洲一些國家的媒體對此也比較憂慮,因為從近年來中國的一貫表現來看,中國絕對不可能就此退縮的,會極為強硬地保護自己在南斯拉夫的利益,而即便是與美國和北約用兵,也不是不可能。

而比較樂觀的人認為,中國在南斯拉夫的駐軍雖然不少,有九千人,但是畢竟是客軍在外,而以北約的力量絕對能夠將中國從歐洲趕出去,中國那時候需要不遠萬里從東亞調兵遣將,勞師遠征,這場戰爭很可能就此打廢,出於費效比和實用主義的考慮,中國很有可能不會冒著跟西方開戰的風險,保護南斯拉夫。

“……在有限度戰爭的情況下,中國基本不可能在歐洲這款戰場打贏北約的聯軍,即便中國在軍事裝備和訓練層次上優於歐洲平均水平,但是除了中世紀蒙古帝國入侵歐洲成功,即便是奧斯曼土耳其也沒有能力全面攻入歐洲內陸了。現在的情形跟古代不同了,而歐洲各國的軍事力量也是不容小視的,再加上美國的全面介入,中國無法在南斯拉夫討到便宜。而即便是中國決心與西方自由世界進行一場全面戰爭,歐洲戰場也絕對不是一個能讓他們感到輕鬆的地方,就算中國在印度洋,在西太平洋打得再好,在歐洲他們也只能成為失敗者。”

英國bbc的專題政治評論員辛辣地分析著,因為中英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太好,尤其是當初南洋和英國的戰爭基本上就是中國人在跟英國人打仗,那一戰之後英國元氣大傷,用了多年才勉強恢復過來,同時還讓英國民眾患上了阻止英國介入任何無關本國利益的海外戰爭的綜合徵。

德國媒體則認為,中國和北約正在刀尖上跳舞,是極端危險的,因為一個處置不當,就可能造成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不過理性看來,中國和西方似乎都不太可能因為南斯拉夫而全面開戰,因為這是不值得的,歐美在南斯拉夫沒有太多利益,而中國也不值當為南斯拉夫而挑戰整個西方陣營。所以,評論人士認為科索沃問題中美之間的博弈,其實更多是意氣之爭。

世界此時和平與發展仍舊是主題,中國和美國之前雖然圍繞世界主導權的爭奪已經日益明朗化,但是中美之間仍舊有著大量的經濟合作,經濟全球化之勢隨著中國的崛起,更比另一位面影響更深。一場全面戰爭為整個世界乃至人類文明帶來的災難是難以估量的,大部分理智的人都覺得,中國和美國絕不會因為南斯拉夫和科索沃,爆發一場熱戰的。

現在還是東風壓倒西風的爭奪,雙方各自在口頭上和氣勢上不願意輸陣,但是真的要到了真打仗,恐怕無論是從國內的民意基礎和領導團體的意志決心,都不足以支撐兩國拉起各自盟友大打出手。

這種判斷其實很有道理,包括中美高層在內,其實都不願意打這樣一場大戰,不過卻有齊一鳴這樣的傢伙渴望著一場抵定大局的大戰,受他影響的一部分國內鷹派政治人物也堅信在軍事能力上中國是勝過美國的,而有了這樣的期許,雖然大戰影響巨大,但是勝利後的得利也是巨大。所以相對來說,中國對於大戰的爆發,有著更好的承受能力。比奇提示:如何快速搜自己要找的書籍

第595章 中國增兵

在北約真的顯露出強烈的使用武力解決科索沃問題的姿態後,諾瓦科維奇才變得緊張起來。其實不是他一開始沒有感覺到北約對南斯拉夫的不懷好意,但是總有一股僥倖心理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