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0章 世界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

按理說這麼一堆掌握了國家級力量甚至超越國家力量的工業複合體卻不掌握在國家的手中。

本身就是國國家最大的悲哀。

這麼一群將利益完全凌駕於國家之上的複合體。

不光是盤踞在國國家上面以民眾為養料瘋狂吸血。

很多時候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世界的未來。

真可謂是世界大舞臺,有野心民眾就來。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而具體到國這種情況,

一個超級複合體很糟糕,

兩個超級複合體也局面不太好,

一堆這種複合體搞出來,按理應該更糟糕才對。

但實際情況是這些超級集團的影響力似乎中和了,

林楓甚至開始臆測,莫非是傳說中的負負得正?

不得不說國養蠱是有經驗的。

這些超級複合體也不是一天形成的。

這背後,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

能源化工複合體和軍工複合體歷史要最悠久。

尤其是軍工複合體其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的工業革命。

那時,國憑藉快速的工業化程序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成為全球製造業的重要基地。

然而,真正推動軍工複合體發展壯大的,是兩次大戰。

戰爭期間,武器製造業迅速擴張,大量資源向這一領域傾斜,軍火公司不僅獲得了鉅額利潤,還與政府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

到了“非熱戰”時期,“軍事凱恩斯主義”使得軍工複合體進一步鞏固了其地位,透過不斷的技術革新和全球軍火市場的擴充套件,這一體系日漸成為國經濟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柱。

而醫藥複合體的崛起則與20世紀初的公共衛生運動密切相關。

從消滅天花到抗生素的發明,醫療技術的進步確實拯救了無數生命。

然而,隨著20世紀中葉醫藥行業的資本化程序加速,企業逐漸從公共衛生的角色中轉型,開始追求最大化的利潤。

二戰後,政府大量投資醫學研究,並透過專利法保護製藥公司,這使得一些大型藥企迅速崛起,形成壟斷態勢。

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保險和醫藥體系的複雜化,國普通民眾逐漸淪為藥企利益鏈中的被動消費者。

20世紀末的網際網路革命催生了it複合體的崛起。

最初的科技公司,如蘋果、微軟和ib,透過硬體和軟體技術的突破佔據市場先機,而後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新一代巨頭如谷歌、亞馬遜、臉書相繼登場。

技術進步使它們迅速掌控了資訊傳播、電子商務和社交網路等關鍵領域,而透過不斷整合上下游資源和收購潛在競爭對手,這些巨頭形成了難以撼動的市場壟斷。

按理說這麼多複合體出現應該給國家帶來很多麻煩才對。

但這麼幾個複合體互相競爭之下一切還搞得挺平衡似的?

不由得不讓人直呼aazg。

甚至很多普通國民眾都感受不到巨頭的存在更是神奇得很。

可能因為思考被瘋狂強化。

林楓的思維早就不在乎什麼萊文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了。

或許放在現在看萊文森或許是個人物,但如果以大歷史觀強大宏大敘事的角度來說。

這種人物甚至都不值得史官動筆寫上名字。

林楓現在更好奇的問題是明明那些巨無霸複合體一直存在。

為什麼那些國民眾卻幾乎感受不到這些超級巨頭的存在了呢?

畢竟,從表面上看,這些工業複合體無處不在,掌握著社會運作的核心資源,似乎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