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秩序場跳躍到另一個秩序場當然需要藉助世界之門的原理。
第一艦隊的飛船就在三個秩序場之間不斷輪換,將先頭部隊那些受損的飛船換下,以保證這支利矛始終鋒銳無敵。
而將艦隊分割在幾個小型秩序場裡也有其他的目的:秩序場的規模越小,它所包含的資訊量越少,其在虛空中“移動”的速度就越快,如果你把一支艦隊看做是一個檔案。把在虛空中的移動過程看做是剪貼複製,那麼顯然越小的檔案移動速度就越快。我們現在要的就是速度:在墮落使徒的反擊升級之前,必須找到一個可以佔領當做橋頭堡的物質世界才行。否則艦隊在虛空里根本發揮不出戰鬥力。
將一支艦隊分割在數個秩序場內,透過在這些秩序場之間不斷跳轉來保證其中一隻分艦隊的戰力充沛,發揮小型秩序場速度優勢的同時,確保整個艦隊的推進速度和鋒端戰鬥力,這種戰術是潘多拉最喜歡的,也是她發明的——創造於一百二十六萬年前,至今仍然效果卓絕,在己方佔據數量優勢和突襲優勢的情況下。這一戰術可以把艦隊推進速度放大到近乎極限。
當然,這個戰術也有缺點,那就是它很冒險:如果大後方沒有足夠的援軍能在短時間內抵達,或者敵人的戰鬥力過強,這支過於強調速度和鋒銳的利矛會很容易折斷:畢竟它需要把一整個艦隊分裂成幾個部分,艦隊提速的同時,抗打擊能力也就下降了。
不管怎麼說倒是真挺符合潘多拉那豬突猛進性格的。
在第一艦隊清掃深淵區外圍那層哨站壁壘的時候,第四艦隊則負責不斷釋放虛空擾斷器,這些臨時部署的擾斷器比虛空哨站裝備的那種固定式裝置要弱。但仍具備相當的威脅。它們本身其實是一種小型的秩序場裝置,但和正常秩序場不同的是,虛空擾斷器產生的秩序場是飛快“震盪”的,它具備十六個不同的秩序組。每一種秩序組都可以看做是一個“世界觀”(將秩序場看做是模擬出來的自洽數學系統,那麼它在本質上其實和一個小世界真沒什麼區別,就是一個自解釋的公式組而已),虛空擾斷器會按照一定編碼飛快地切換自己秩序場的表現形式。當它們接觸到其他秩序場的時候,這些小東西就會如同闖入二進位制系統中並被強行讀取的十六進位制程式一樣瘋狂破壞周圍的規律,我們知道秩序場之所以能在虛空中保一方安全。主要便仰仗於它是一個自我迴圈自我解讀的“規則書”,如果這個規則書中出現了不能解釋的東西,那麼自然整個系統就會卡死。
虛空擾斷器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它們在區域性破壞秩序場,降低這個系統的穩定性,數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能卡死後者:對一支在虛空中航行的艦隊而言,這是致命的。虛空擾斷器也因此被視作虛空環境下唯一有效的“武器”。不過雖然這東西很有用,卻只能用來防守,虛空中是不允許出現“發射”型兵器的,你不能把這樣一個干擾裝置像炮彈似的打向敵人,因為你造不出能對其他秩序場進行精確鎖定和跟蹤的火控裝置,於是這些擾斷器最大的作用就是部署在自己身邊,為自己營造一片安全地帶。
第六和第七艦隊則暫時沒有作戰任務,它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與皇家艦隊一起,跟在開路的第一艦隊和護航的第四艦隊身後,保全實力,開啟隱蔽,一直到我們接觸墮落使徒的物質宇宙為止:這兩支艦隊將作為我們攻佔橋頭堡的主力部隊。
其他的二線部隊(比如後備梯隊)則分別在各自的秩序場裡,和中央集團軍保持著百分之三十五至百分之七十五的資訊偏移量,它們的作戰任務要隨機應變,如果敵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