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章 靜默不語也算是智慧之舉

。演講者描述這件事時說道,他們看著一隻尾巴又長、又毛茸茸的可愛樹松鼠,在一棵美麗的硬木樹下玩耍。它有時在地上,有時繞著樹幹,爬上爬下。不過,這普通的一幕為什麼吸引一群學生的注意呢?

有一隻愛爾蘭雪達犬,俯臥在附近的草地上,學生的注意物件是它,而它的目標是那隻松鼠。每一次松鼠繞到樹幹後面,暫時消失在視線時,雪達犬就會悄悄地向前匐行一點點,然後又再次顯出漫不經心的姿態。正是這一點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他們默不作聲,一動也不動地盯著眼前即將發生的事,結局愈來愈顯而易見。

最後,那隻雪達犬靠得很近,一躍而起,咬住了松鼠。學生們發出一聲驚呼,他們衝過去,將那隻小動物從狗的嘴裡拽出來,卻為時已晚,松鼠已經死了。

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只要揮動一下手臂,或是大聲叫喊,隨時都可以對松鼠示以警告,但沒有人這麼做。他們只是眼睜睜地看著事態一步步走向無可挽回的結局。沒有人問過:“這樣會導致什麼結果?”意料中的事情發生了,所有人都衝上前去阻止結局發生,但已為時太晚。除了懊悔痛哭,他們無能為力。

這個真實的故事頗有寓言的意味。它適用於我們在自己、在旁人的生活,以及在周遭環境中所看到的事。當我們看到威脅正悄悄侵襲我們所愛的人或事時,可以選擇發聲、採取行動或保持沉默。我們應該要問問自己:“這樣會導致什麼結果?”如果會導致立即且嚴重的後果,我們就不能毫無作為。我們必須要在還來得及的時候,給予適當的警告或恰當的預防措施。

我剛剛講到的抉擇,是在有所作為和毫無作為之間進行選擇,更常見的是介於兩個行動之間的選擇,包括在善與惡之間作選擇;但是在兩件好事之間作選擇,反而更為常見。這時,最好也要問一問:“這樣會導致什麼結果?”我們時常在兩件好事當中作選擇,這常常關係到如何利用我們的時間。玩電子遊戲、發簡訊或是看電視、打電話,這都沒有什麼不好。但這些事情,每一件都有所謂的“機會成本”,意思是,如果我們花時間做一件事,就失去了做另一件事的機會。我確信你們可以理解,我們需要仔細評估,花費時間從事某種活動會失去什麼,就算它本身是一項非常好的活動也一樣。

幾年前,我發表過一次主題為“好、更好、最好”的演講。在那次演講中,我說:“光是好並不足以成為我們去做某件事的理由。我們可以做的好事太多了,根本沒有時間一一完成。有些事比好還要好,這才是我們生活中應當優先關注的……我們需要放棄一些好的事情,來作其他更好或最好的選擇。”

將眼光放遠。我們當下所作的決定對未來有什麼影響?請記住,接受教育、研讀經文、領受聖餐來更新聖約,以及去聖殿很重要。

二、如何定義與評價自己

“這樣會導致什麼結果?”這對我們選擇如何定義自己、評價自己也很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是神的孩子,有獲得永生的潛能。其他任何標籤,包括職業、種族、生理特徵或是榮譽,從永恆的角度看,都是短暫且微不足道的。用各類字詞定義或認定自己時,你的選詞不要侷限了你可能追求的目標。

弟兄姐妹們,在你們觀看和閱讀我此處的這番話時,我希望你們知道,你們的領袖為什麼要把我們的教導和忠告給你們。我們愛你們,天父和祂的兒子耶穌基督愛你們。祂們為我們準備的計劃是“偉大的幸福計劃”(阿爾瑪書42:8)。這項計劃,以及祂們的誡命、教儀和聖約,帶領我們通往今生和來生最大的幸福和喜樂。身為父與子的僕人,我們教導並提出忠告,如同祂們藉著聖靈指示給我們的那樣。我們的心願不過是說出什麼是真的,並鼓勵你們去做祂們所制定的事,那是一條通往永生——“神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