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社會普遍信奉叢林法則,放縱肉體慾望。比如古代中國施行連坐;猶太教、伊斯蘭主張“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古希臘、古羅馬也因為道德淪喪、社會糜爛,最終走向了衰亡。
基督教的興起,給西方帶來了全新的社會風尚和道德倫理。耶穌反對同態復仇,要求人們愛仇敵;耶穌尊重婦女的人格,改變了男尊女卑的風氣;耶穌和保羅是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改變了“勞動可恥”的奴隸制思維;基督教反對通姦和亂倫,恢復了倫理尊嚴;反對殺人和棄嬰,改變了蔑視生命的態度;主張扶持弱者,為平民興辦了最早的醫院、學校……
基督教這樣的道德理念,打破了血緣、國家和階層的界限,讓所有信徒都成為“神的兒女”,真正實現了天下大同。
五:世俗有價值
絕大多數宗教,都將世俗生活視為障礙或負擔。宗教徒為了“到達彼岸世界”,要放棄世俗生活,甚至否認物理事實。
只有基督教是個例外。正如《基督教神學導論》所說,基督徒堅信,耶穌是唯一能夠溝通神與人的“梯子”;他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這種“神性與人性的緊張平衡”,是基督教傳承數千年的古訓,帶來了持久而長遠的衝擊。
基督徒不能鄙視物質世界和理性知識。因為耶穌也是被造的人、有限的人,受物理規則限制,需要學習知識,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行動;在死而復活、肉體永生之後,耶穌仍然是人、永遠是人。
在以馬忤斯吃飯
所以,正確的人性生活不僅有價值,更是通往永生的必經之路。教會的使命就是帶領信徒“以世俗的生活,聯於永生的盼望。”
肯定此岸價值的理念,隨著經院哲學、文藝復興的興起,鼓勵人們探索科學、熱愛藝術。路德、加爾文更是教導,要大膽地追求財富,以事業的成功見證神的揀選。
六、歷史有方向
現代人普遍相信,歷史、文明是有方向的,人類可以推動社會不斷進步,不是歷史命運的奴隸。
但是在古代社會,人們普遍相信,歷史是迴圈的、混沌的。比如希臘哲學認為,世界是迴圈的;佛教認為,生死即轉世輪迴。所以面對現實世界的好與壞,其他文明常常無動於衷。
然而基督教的興起,帶來了革命性的史觀,正如《基督教與西方文化》一書所說:
基督教相信,歷史偶有相似,但總是持續向前的;世界有一個終極的結局,且與人類的命運緊密相關;基督重臨之日,一切罪惡都將被清算,一切善行都將得獎賞。
所以基督教鼓勵人們用科學理解世界,用技術推進歷史。比如中世紀的科學研究、大學教育,都是從神學院開始的。基督教認為歷史、文明有方向,改造此岸世界的勇氣才得以誕生。
所以說,基督教的精神遺產,不僅是西方文明的寶貴經驗,也是反思現代文明的高超智慧。
當今中國正處在文明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的生活已經深度嵌入世界,無論是否喜歡或信仰基督教,都應該瞭解基督教。
遺憾的是,大眾對基督教,仍然存在很多誤解。比如,很多人堅持認為,基督教反對理性、自由和法治。即便一些自稱基督徒的人,也因為拋棄基督教傳統,喪失了引領文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