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o;瞧見那三個御醫似乎討論出了結果,忙輕咳一聲轉移話題,問他們,&ldo;可診完了?&rdo;
為首的太醫院院判張良岐忙躬身回道:&ldo;回稟陛下,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您這是受涼所致,應以辛溫解表為法,臣等已經為您開好了藥方,這就去煎藥。&rdo;
他嗯了一聲,沒有過多的話,倒是太后伺機在旁問道:&ldo;可瞧好了,陛下可還有別的不適?&rdo;
宇文泓當即心中一跳,母后這麼問是何意?莫非是知道了些什麼?
其實御醫們也確實沒診出什麼,被太后這樣一問,倒是都有些愣了,張良岐壯著膽子回道:&ldo;啟稟太后,請恕臣等愚笨,除過風寒,並未發現陛下有其他病灶。&rdo;
太后鬆了口氣,&ldo;那就好,那就好。既這麼著,趕緊下去煎藥吧。&rdo;語罷又特意叮囑宇文泓,&ldo;今次不要任性,定要好好的把藥吃了,馬上就要除夕了,祭禮,朝賀,哪一樣可都少不了你!&rdo;
不論長得多麼人高馬大,也還是母后的孩子,宇文泓只好乖乖答應下來,不敢推三阻四。
御醫們退出去抓藥煎藥,為了避免殿中人多空氣不好,太后叫那些閒雜人等也都撤了,靜瑤覺得自己也屬於閒雜人等,正也打算跟著眾人撤出,哪知退了一半,卻又聽見太后揚聲喊她,&ldo;妙淳留下。&rdo;
她一頓,只好又回來。
她垂眸看著地面,聽見太后道:&ldo;再去為陛下煮碗薑茶來,照方才的辦法就行,陛下喜歡;另外再擺幾盆花來,陛下聞不慣藥味,記得要找香味足的。&rdo;
搬花倒是她的分內事,可煮茶呢?敢情她現在得兼任侍茶了……可這是太后的吩咐,她不能有異議,只得乖順應下,退出去一一照做。
她找了兩個小宮女,叫幫忙搬了幾盆茶梅進到殿中,再去到茶房煮薑茶,按照方才的比例,煮好後又親自送了進去。
病勢已然發了出來,縱使鐵打的身子,到底還是會感到疲累,加之今日休沐,宇文泓鬆懈下來,身子倚在暖榻上,為自己的慵懶跟太后致歉:&ldo;叫母后見笑了。&rdo;
太后慈愛又心疼,&ldo;左右就咱們娘倆,有什麼見不見笑的,你小時候就長在這裡,什麼模樣哀家沒有見過?&rdo;嘆了一聲,又道,&ldo;時間真快啊!有時候哀家不經意的往東側殿裡瞧上一眼,似乎還能看見你梳總角時的樣子,這才一晃眼,陛下已經這麼大了!&rdo;
提到幼時的舊事,宇文泓也是稍感感慨,溫聲跟太后道:&ldo;母后辛苦了!&rdo;
太后淡淡一笑,&ldo;不必謝我,天底下那個當孃的不是如此?總想著把最好的留給孩子,情願用自己的好年華,換孩子的聰慧康健?&rdo;
說到這裡,太后將忽然話鋒一轉,勸他道:&ldo;你身邊缺個可心的人,所以做事總是不管不顧,倘若有人時時在旁規勸,你定然不會像今次這樣了……這樣吧,我看你也不怎麼喜歡賢妃,哀家也就不指望她了,淑妃脾性溫順,又向來識大體,你宮中都是些太監,論說也是伺候人的,但比起心細,還是不如女人。這幾天先叫淑妃過去替你操持一下,就當替我好好看著你。&rdo;
見宇文泓抬臉要說話,她趕緊補充道:&ldo;這是哀家的意思,我不能親自過去看顧你,只好找淑妃代勞,你見著她就當是見著我,不許拒絕。&rdo;
眼見話尾又帶了慍怒,宇文泓直覺得頭疼,但他現在病著,一方面精神不濟,一方面也是不好跟太后頑抗,只好暫時妥協道:&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