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在兩天前過來埋伏在港口外的唐帝國潛艇立即發現了這支艦隊的行蹤。潛艇的艇長剛把潛望鏡升上水面,立即就看到了那幾艘龐大的戰艦,接著潛艇立即緊急下潛,聽著頭頂上戰艦發出的轟鳴聲,潛艇裡的官兵都緊張得喘不過氣來,執行偵察任務的潛艇比執行破交任務的潛艇的損失率還要高,只要被驅逐艦發現了,他們有七成的可能永遠浮不上海面。可這次,竟然沒有一艘驅逐艦發現了這艘就在艦隊的肚皮底下的潛艇。這艘潛艇在海面下潛伏了至少六個小時,直到確定美國艦隊已經走遠了,這才迅速浮上水面。艇長一面命令立即給潛艇內換氣,一面讓人把電報發了出去,接著潛艇再次下潛,以四節的速度緩慢的離開了這片危險的海域。
電報在凌晨三點的時候送到了顏國忠的手裡,而半個小時之後,另外一艘在布里斯班港北面大概150海里處活動的潛艇也發現了美軍艦隊的蹤跡,這艘潛艇也把電報發了出來,可隨即就被第32特混艦隊裡的護航驅逐艦給擊沉了,40多名潛艇官兵為了一封重要的電報而顯出了生命。
到二日上午八點左右,顏國忠又收到了三封電報,都是與美國艦隊有關的,這些電報也幾乎隨即就傳給了“興凱湖”號上的談仁皓,以及其他兩支特混艦隊的旗艦。談仁皓沒有遲疑,在當天晚上收到訊息的時候就水上飛機派了出去,要求顏國忠儘快去申請把第二特混艦隊調過來,美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發動進攻已成定局,將第二特混艦隊留在馬紹爾群島已經沒有必要了,而多一艘航母,就將改變戰場上的兵力對比呢。
也就在談仁皓開始忙碌起來的時候,在新赫布里底群島東北海面上,一支龐大的艦隊正在高速航行著。這支艦隊分成了兩部分,其中前面的是由兩艘航母,四艘巡洋艦,以及幾艘驅逐艦組成的,後面一部分則是由三艘小型航母,三艘巡洋艦,以及幾艘驅逐艦組成的。兩部分之間間隔大概有十五海里左右。艦隊按照嚴格的反潛編隊在航行著,航母位於核心處,巡洋艦在附近跟進,而驅逐艦則在外圍航行。
這就是哈爾西指揮的第31特混艦隊,他將艦隊裡的大型艦隊航母與小型航母分開編制,大型艦隊航母是主戰力量,而小型艦隊航母只是補充力量。當然,哈爾西並不是輕視那三艘搭載了100多架戰機的小型航母,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有這三艘航母總比什麼都沒有要好得多。
為了提防潛艇的突然襲擊,戰艦之間的距離拉得很開,而且驅逐艦就像是獵犬一樣在艦隊外圍徘徊著。哈爾西站在司令艦橋的外面,看著遠處的那幾艘驅逐艦。此時此刻,他很有感觸。美國海軍缺少的也許不僅僅是航母,戰列艦,巡洋艦這類主力戰艦,其實還嚴重缺乏驅逐艦,甚至不得不將一批在上次大戰期間建造的驅逐艦動員起來。
實際上,美國的驅逐艦數量並不少。在參戰之前,美國海軍就有200多艘驅逐艦(一大部分租借給了英法,為大西洋上的運輸船隊護航,而且,這些租借出去的驅逐艦絕大部分都是一戰期間建造的老戰艦了),而在戰爭爆發的前半年,美國海軍獲得了四十多艘新式驅逐艦,全部都部署到了太平洋戰場上來。在後半年,幾乎每一走就有兩到三艘驅逐艦服役,這些驅逐艦絕大部分也被派到了太平洋戰場上來。可問題是,美軍驅逐艦的損失率也相當高,好幾次海戰中,唐帝國的轟炸機在幹掉了航母之後,還會繼續轟炸護航戰艦。另外,隨著戰線的拉長,各個戰場上都需要新鮮血液。之前在馬里亞納群島,以及現在在索羅門群島活躍的“華盛頓快車”就主要是由驅逐艦組成的,而這些驅逐艦的損失率更是高得下人。在十二月上旬的一場夜戰中,參加行動的12艘驅逐艦就損失了8艘,回來的4艘全都帶傷!
也就是說,美國海軍其實一直缺少護航戰艦,無法如同唐帝國那樣,為航母提供大量的護航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