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問題就是,在唐帝國艦隊南下後,坎寧安為什麼要在聖赫勒拿灣裡躲了三天,在這三天中,他不但沒有主動出擊,尋找決戰機會,也沒有主動撤退,返回拉各斯。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他選擇主動出擊的話,也許還能有所收穫,就算最後的結果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可他也至少能夠幹掉唐帝國的一些戰艦吧。相反,如果他主動撤退的話,三天的時間,足夠艦隊到達黃金海岸附近了,就算以巡航速度前進,也早就逃出了唐帝國艦隊的打擊範圍,根本就不會遭到打擊。那麼,為什麼坎寧安沒有選擇出擊或者是撤退,而是在聖赫勒拿灣浪費了三天的時間呢?
有人為坎寧安找了理由,比如戰艦的狀況不允許坎寧安與敵主力艦隊決戰。當時,三艘“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都有問題,其在服役後就毛病不斷的四聯裝主炮炮塔的轉動機構又出來“搗亂”了。法國遠征艦隊裡的四艘戰艦的狀況也都遭到的不能再糟糕了,其中兩艘“敦刻爾克”級戰列艦的動力系統還出了問題,最快速度只能達到24節。更糟糕的是,當時英國艦隊的三艘航母的升降機都有問題,而且在此之前,原本配屬與航母的轟炸機已經轉移到了岸上去支援開普敦的防禦了,而留在航母上的戰鬥機數量也不是很多,三艘航母上的戰鬥機加起來才60多架,根本就無法有效的掩護艦隊。也正是這些問題,導致英法聯合遠征艦隊的戰鬥力打大折扣,根本就無法與唐帝國艦隊決戰。後來,甚至有人利用當時留下來的一些戰鬥報告,藉助電腦技術對英法聯合遠征艦隊的情況做了模擬,而電腦模擬得出的結果是,在坎寧安率領艦隊到達聖赫勒拿灣的時候,英法聯合遠征艦隊的戰鬥力大概只有出征時的五成左右,這甚至比不上唐帝國的第三特混艦隊!
英法兩國艦隊司令官的分歧也是個嚴重問題,從戰後得到的資料來看,歌德福伊當時就準備強行衝破英國遠征艦隊的封鎖,離開聖赫勒拿灣,單獨北上返回拉各斯。而且,當時雙方艦隊之間已經出現了小衝突,幾艘法國的驅逐艦在強行突圍的時候差點就與英國的戰艦相撞。在這個時候,坎寧安也肯定處於慌亂之中,一方面要提防敵人的突然打擊,另外一方面還得防止法國人逃走,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坎寧安能夠做出的決策肯定是很極端的,而且也難以考慮周全。
另外,唐帝國艦隊在轟炸了伊麗莎白港之後,派遣偵察機到達了開普敦上空,隨後,唐帝國轟炸機並沒有立即轟炸開普敦,這也讓坎寧安存在一絲僥倖的心理。當時,南大西洋上的天氣正在好轉,可誰也無法保證不會出現突然變化,而按照往年的多數情況來看,天氣到五月上旬才會徹底好轉,有的時候甚至要等到五月下旬。也就是說,唐帝國艦隊也許考慮到天氣變化的因素,沒有立即轟炸開普敦,進攻開普敦的時間也肯定推遲了不少。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唐帝國的艦隊就很有可能返回拉各斯,而坎寧安也就不用逃回拉各斯,而可以返回開普敦。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坎寧安收到的命令是讓他留在開普敦,而且得保證法國遠征艦隊不離開他的視線(電報中確實是這麼說的),而不是讓他率領艦隊返回拉各斯。也正是這道命令,才讓坎寧安決定在聖赫勒拿灣留了下來,準備視情況做出決定。
就算有這麼多原因,但可以肯定一點,留在聖赫勒拿灣而不採取任何行動,這絕對是個錯誤的決定。坎寧安是在最後關頭意識到自己犯的嚴重錯誤的,唐帝國艦隊沒有撤走,而是繞了過來,對手的目的不是要打下開普敦,而是要殲滅英法艦隊!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