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隊、百姓、官吏以及地方實力派暫時都認同了這個新皇帝,從洛陽開始,全國各地的社會秩序逐步穩定,石敬瑭總算鬆了一口氣,但他清楚地意識到目前的成就只是剛上路,想要新生的後晉王朝得到長治久安,堅持抓生產、促發展是免不了的,否則老百姓們生活無著,好不容易穩定的社會秩序還得重歸大亂。為此,在政治層面上取得安定後,石敬瑭將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放在發展生產、保障民生方面,他重點實施三項舉措。

一是贖回流亡人口。五代亂世期間,中原各路軍閥大混戰,北方的契丹帝國也趁火打劫,南下虜掠了大量人口。契丹帝國掠人也不是見人就抓,而是有選擇性的,重點是青壯年勞力、有經驗的農民以及讀書人,這種選擇很好理解,在契丹族由草原部落形態進入國家形態後,由於各方面正規化建設的要求,急需大量各類人才加入建設國家的大軍中,比如,需要能工巧匠營造國家大型標誌性建築,增強國民自豪感;需要文人學士制訂國家禮儀,教化原牧民變成市民;需要熟練農民負責耕種搶來的適合農耕的地盤,改善國民飲食結構等。由於這些人契丹族中沒有或極少,南下搶人就成為最經濟的方式。出於同樣的理由,當時的後梁、後唐王朝有不少外派契丹的使者,因為種種原因,比如說有文采、有才幹、有聲望、有姿色等,就被愛惜人才的契丹國強行扣下不放,不管用得上用不上,先留在異鄉做客再說。石敬瑭當皇帝后,派專人到契丹,用重金將這些人都贖了不少回來,對於新生政權來說,這些人都是發展生產不可多得的人才,又讓石敬瑭獲得了保障民生的好名頭,因此雖說是花了一些錢,還是值得的。

二是緩修宮殿。石敬瑭進洛陽後,任命前朝降將高行周為洛陽行政長官,高行周打算給新主子留下好印象,就上表稱原後唐宮殿都已焚燬(實際上真正焚燬的只有玄武樓那一小部分),應當全部整修一新,才符合新皇帝的身份。但有個叫薛融的大臣卻極力反對此項建議,他向石敬瑭表示:整修宮殿的費用不在少數,當前天下尚未完全平定,國家和百姓都不富裕,實在不是大興土木的好時機,如果等到天下太平時再整修宮殿,也不算太晚。石敬瑭當然很想住新房子,但他卻高度讚賞薛融的意見,公開表示不再整修宮殿,將費用省下來充實國庫。至於高行周,當然也不錯,想主上之所想,積極為主上排憂解難是對的,出發點也是好的,因此也得到了石敬瑭的表揚。

三是促進農業生產。有了薛融的好例子,另一個大臣張鑄也出來向石敬瑭上疏,他表示:據他在農村調研中發現,社會上之所以出現無業遊民和流亡戶口,並不是因為這些人不願意耕地種田,更不是他們不希望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而是因為當前的惡政造成他們流離失所。農民們種樹還不到十年,開荒還不滿三頃,剛建立起維生的一點基業,就被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徵調服兵役或勞役,或課以沉重的賦稅,農民稍有不滿,政府就施以嚴刑逼迫,使得他們只能放棄努力的成果,遠走求生。為重振農業,我建議今後農民墾荒面積要達到五頃以上,時間要達到三年以上,地方政府才能向他們徵糧徵兵。石敬瑭同樣對張鑄的建議大加讚賞,認為有助於夯實民生基礎,於是正式下詔批准執行。

經營過基層的石敬瑭在獲取政權後仍然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採取的針對性措施務實而有效,對自身的慾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