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7章 堅守的力量

經過一系列的努力和變革,山區醫院在葉瑾的帶領下,逐漸在醫療領域站穩了腳跟。然而,新的挑戰又悄然而至。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醫療服務的期望越來越高,不僅僅滿足於疾病的治療,更注重預防保健和康復護理。葉瑾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變化,決定在醫院拓展相關的服務領域。

她首先著手組建了預防保健科室,招聘專業的營養師、運動康復師等,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諮詢和指導。然而,新科室的建立並非一帆風順。

由於缺乏經驗和知名度,前來諮詢和接受服務的患者寥寥無幾。葉瑾並沒有氣餒,她親自帶領團隊深入社群和學校,開展健康講座和免費體檢活動,宣傳預防保健的重要性。

“預防勝於治療,我們要讓大家提前關注自己的健康,避免疾病的發生。”葉瑾在講座上充滿激情地說道。

在一次社群活動中,一位老人對他們的服務表示懷疑:“這些東西真的能管用嗎?我活了這麼多年,也沒聽說過這些新鮮玩意兒。”葉瑾耐心地為老人解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了預防保健的好處,併為老人制定了個性化的健康計劃。老人最終被她的真誠所打動,決定嘗試一下。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預防保健科室逐漸被大家所接受,患者數量逐漸增多。但與此同時,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由於康復護理需要長期的跟蹤和服務,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增大,部分人員出現了疲勞和懈怠的情緒。葉瑾深知,要想讓這個科室持續發展,必須解決人員的積極性問題。

她組織了多次內部培訓和交流活動,分享成功案例,提升大家的職業認同感。同時,她還爭取到了一些激勵政策,為表現優秀的醫護人員提供晉升和獎勵的機會。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患者的健康,每一次的付出都是有價值的。”葉瑾的話語激勵著每一個人。

就在醫院的預防保健和康復護理服務逐漸走上正軌的時候,一場關於醫療倫理的風波席捲了整個醫院。

一位絕症患者的家屬堅持要求醫院採取極端的治療手段,儘管醫生們認為這種治療方法不僅效果甚微,還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葉瑾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要尊重家屬的意願,另一方面又要考慮患者的實際情況和醫療倫理原則。

她組織了多次專家會診和倫理討論,試圖找到一個最合適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醫院內部出現了不同的聲音,一些人認為應該滿足家屬的要求,而另一些人則堅決反對。

葉瑾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她日夜思考,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和案例。最終,她決定與家屬進行深入的溝通,向他們詳細解釋了各種治療方案的利弊,並建議採取更加人性化的關懷措施,讓患者在最後的時光裡能夠安詳、舒適地度過。

家屬在葉瑾的耐心勸說下,最終理解並接受了醫院的建議。這場風波雖然平息了,但也讓葉瑾深刻地認識到,醫療工作不僅僅是技術的應用,更是對人性和倫理的考驗。

在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後,葉瑾迎來了個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時刻——她的孩子生病了。一邊是醫院繁忙的工作,一邊是生病需要照顧的孩子,葉瑾陷入了痛苦的抉擇。

同事們都勸她多陪陪孩子,但她知道醫院裡還有許多患者在等待著她。她只能在工作之餘,匆匆趕回家照顧孩子,然後又返回醫院繼續工作。

“媽媽,你為什麼不能多陪陪我?”孩子的話讓葉瑾心如刀絞,但她還是堅定地告訴孩子:“醫院裡還有很多人需要媽媽,等他們都好了,媽媽就有更多時間陪你了。”

在這段艱難的日子裡,葉瑾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和對醫療事業的熱愛,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她的付出和堅持,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