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糧食,行經數十里!
但,這種神奇的車輛,卻一直沒有真正在人前顯露過它的廬山真面目。
在今天以前,很多人都以為‘鹿車’大抵只是傳說之物。
然而現在,此物卻從傳說,走到了現實。
無數人直直的看著那輛傳說一月之內,轉輸糧草百萬石到前線的神奇小車,生怕漏掉了什麼細節。
然後的實際演示也證明了此物的神奇。
只見一個大漢,推起被堆滿了粟米的‘鹿車’,迅捷如風的行走在道路上。
無數人頓時就心潮澎湃起來。
長安在實際上,早就已經是一個純粹的商品經濟城市。
居住於此的居民,數以十萬。
但絕大多數,都是手工業和工商業的從業者。
農民這個階級,在事實上,已經從長安城裡消失了。
全城居民,每日用度與消費,全靠關中、關東的物資補給。
在數十年前,秦亡漢興之際,關中尚能自給自足。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關中這個號稱八百里秦川,物華天寶的寶地,居然開始患上了漕糧依賴症。
從太宗開始,每歲需要從關東周轉漕糧十萬石。
到今天,這個數字已然攀升到了百萬石之多!
明年預計將達到百五十萬石!
而其他日常消耗品,如布帛、油鹽,更是早已經要依賴關東的補給了。
師氏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靠著一條軌道馬車,日進斗金。
更大的變化,則來自於考舉的興盛。
每年夏天,天下士子數萬,雲集長安,人人懷抱著理想與抱負而來。
這些人,來自天下各地的各個階級。
但總的來說,基本都是中人之家的子弟。
甚至是地方上的大賈子弟。
他們揮金如土,灑錢如雨。
狗大戶們心情一好,去花街柳巷丟個百八十金,眼睛都不眨一下。
而每年的考舉,都會有成功與失敗這兩個階級。
考中之人,興沖沖的去當官,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而落榜者,基本都不會死心。
會選擇留在長安。
有錢的人,住豪宅,臥高床,穿金戴銀,出入公候家。
窮人與中人之家,則蝸居貧民區,靠著給人抄錄書信或者做些其他營生度日。
基本上,只要聰明一點,機靈一點,勤快一點,讀書人是餓不死的。
至不濟,他們還可以選擇去給長安城的列侯們當食客,做幕僚。
甚至於給商賈為賬房,當教席。
最差的情況下,也可以去少府申請,到上林苑去做工。
只要肯低下頭,認真去做事,溫飽總是能保證的。
而考舉士子們在今天的長安,已經形成一個重要的經濟熱點。
每年夏天,考舉舉行前後,都是長安生意最好做的時候。
在那個時候,無論做買賣,總能把貨物賣光。
狗大戶們心情一好,直接包圓了一條街上的商品又不是沒有發生過……
哪怕是在如今這樣的‘淡季’。
生意也是有的。
旁的不說,滯留長安的萬餘士子及其隨從們,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安的中小商人們,尤其是那些販夫走卒們,就迫切需要一種簡單、實用而且小巧的載物工具。
眼前的這個‘鹿車’豈非就是他們心目中的那個理想工具?
於是,無數人猛的吞嚥起口水來。
甚至有人開始詢問了起來:“此車售價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