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施禮,一邊打量著門外之人。崔季舒高興是認識的,經過丟官的低迷,如今身為南青州長史,崔季舒的精神卻是極佳。而在他身旁,一個四十餘歲的中年人,雖然一身僕僕風塵,穿著也不甚華貴,但面容清瘦,雙目十分明亮,顯示著他的精明與睿智,高興知道,此人應當就是張雕。
“高大人言重了,能得你親自相迎,是我等榮幸。”見高興謙遜有加,崔季舒和張雕心中很是受用,連忙還禮說。
=================================================================週末更新很不給力,我很抱歉。最近期末了,考試科目太多,都是專業課,所以很忙,沒有多少時間更新,還望大家見諒。今後每天一更,這種情況應該會持續一個月左右,暑假時我儘量多更,希望大家諒解。喜歡本書的同學可以暫時養著,等肥了再看,謝謝大家的支援!
第二百八十八章 戰書
張雕,中山北平人。此人出身貧賤之家,但為人慷慨有氣節,非常喜歡古學。張雕精力旺盛,曾揹著書箱不遠千里拜師求學。他研通《五經》,尤其通曉《三傳》,從遠方來向他求教的人不計其數,他的論辯能力更是讓許多儒士折服。
張雕因為豐富的學識被朝廷錄用,更是高緯的老師。只可惜身不逢時,竟與韓長鸞三貴同朝為官,高緯又昏庸無道,所以在歷史上含冤而死。
陳國北伐,大軍圍困壽陽,高緯不說坐鎮指揮,反而要去幷州晉陽享樂,如此動搖軍心,擾亂民生的事情也只有他才做得出。崔季舒與張雕及一干忠臣聯名上書勸阻,卻不想被韓長鸞進獻讒言,若非高興和趙彥深相助,只怕早已身首異處。
雖然項上頭顱安好,但張雕這一年賦閒在家的日子卻不好過。他本是貧寒出身,偶然得到朝廷的重用,自然是誠惶誠恐,感恩戴德,兢兢業業,不敢懈怠。縱使罷官免職,他的心也依舊牽掛著北齊的國事。可惜高緯愈發昏聵,朝中奸佞橫行無忌,整個國家處於水生火熱之中,動盪不安。即便張雕想要有所作為,卻也是有心無力,每每只能仰天悲泣。
歷史上,臨行刑時,高緯派段孝言責問張雕。
張雕卻是高昂頭顱,正氣凜然地說:“我本來是一介書生,錯誤地被選拔做了官,歷任兩世,常常受到皇家的恩澤,官至侍中、開府,寵信榮耀集於一身。自己常想著細微的露水一樣渺小,也要對山海有所裨益。這一次進諫,是我先提出來的,本意是好的,卻造成了惡果,我的死不可逃脫。希望皇上珍視一切美好的東西,開啟視聽,多引進像賈誼這樣的人,討論治理天下之道。只要皇上的視聽不受到矇蔽,即逝我死了,也像活著一樣!”
說完,張雕涕淚橫流,從容赴死,沒有絲毫畏懼,讓左右侍從,圍觀的百姓十分欽佩而感動。
張雕等人也許早就想到了聯名進諫的結果,但他們卻依然義無反顧,只是為了心中的那一份熱忱,對君主的忠臣。我們可以說他們是迂腐的,但他們的精神卻不得不讓人敬佩。
人生自古水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雖然張雕遠沒有文天祥有名,在歷史上的記載也只有數百字,但高興對此人卻十分敬仰。一個漠視自身性命,只為國家,只為君主的人,他的品性節操遠非常人所能相比。
高興的出現改變了歷史,張雕的生命沒有終結在573年,但這一年來張雕卻是生不如死。他本想以性命和鮮血喚醒沉醉在聲色犬馬中的高緯,喚醒這個遲暮的帝國,但卻是事與願違。
對北齊的境況心痛如絞,張雕也曾對高興和趙彥深兩個始作俑者卻憎恨怨懟,但一年時間過去,看著國家一步步走向覆亡,高緯等人愈發變本加厲,張雕的心也慢慢平靜下來。哀莫大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