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合作社,成立當天,系統獎勵也就到賬了。
果酒、啤酒、紅酒,各種品類一應俱全。
沒有太多猶豫,調出了果酒工藝,當然系統也附贈了杏仁露的製作方法。
附贈工藝的價值很是巨大,這對李兆來說是意外之喜。
他毫不猶豫把獎勵帶給了酒師傅。這對杏酒有所眉目的他來說,那就是2g換成了5g網。
轉眼間冬去春來。
【杏花村】這款果酒,和杏仁露這種飲料,在釜山縣受到極大歡迎。
一些商人也在打聽兩種飲品的來路,想要合作,想要賣往更遠的地方。
在農忙結束後,李兆安排更多人參與酒的釀造和廠房的建設。
目前有酒坊,窯房,深加工廠,包括釀酒,杏仁露製造,還有個三層小樓。
再有就是經過一段時間對鄉村地貌的記錄,他也致力於旅遊示範區的設計。
如何結合當地特色?如何包裝宣傳?民宿,大排檔,酒館,一些娛樂設施必須整起來。
這些都已經有了眉目,預計十來天就能開工。
初期工程完成就可以開始試營業了,後期走以戰養戰的思路,順便也拉拉投資。
就等建設完成,剛好開始農忙,可以僱些人幫忙。
轉瞬三月至。
杏花村的面貌已是大變樣。得虧釀酒和飲料帶來的資金支援。
杏花也快開了,杏花酒的釀製也將會提上日程。不過也需要合理採用,為杏子產出留機會。
縣試也如期而至。
貞觀二年,釜山縣,學堂門口。
密密麻麻的人群,磨肩接踵。大多數都是揹著考生用具的小孩子,也不乏年長一點的小夥。還有放下手中的活陪考的父母親朋。
李兆也在其中隨著人流,緩步朝考房走去。張紫停步於門口,目送他進入考場。
眾考生找到自己座,坐等開考。不一會,試卷便發了下來。
李兆回想來到這個世界,這幾個月的變化,也是感概萬分。
收回思緒,將目光投向考卷。
第一題,默寫論語第七十二篇。
李兆內心一喜,論語可是他最熟悉的四書之一。
第二題,默寫蒙自第三十六篇。
他有條不紊地寫著。
第三題是大學裡的。
第四題是中庸裡的。
雖然只是四道題,洋洋灑灑卻是好幾千字,知道快中午才寫完,大家一起交了卷。
到中午李兆吃了自己帶的魚乾饃饃,喝了兩口水。
下午,考寫詩。
是關於志向的。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算不上詩。
李兆心頭一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他寫的毫不拖泥帶水。
“去丁丑考房看看,是哪位考生。注意不要驚動。”看著這這位瀟灑自如的考生。縣老爺對旁邊的幕僚輕聲說道。
趙閔應聲而去。
閱卷房內。
“這首詩借物喻志,真好啊!”一位位閱卷官拍案叫絕!
其他人也開始傳閱,紛紛叫號,一致定為甲上!
看看是誰?
“李兆!”這不就是當時得到我注意的考生嗎?快把他的四書拿過來。
“又是甲上!那就是沒任何失誤了。多少年了,我釜山縣從未有過雙甲,開先河了!今年政績要漲了,有望調去京城。”
他眼裡似有淚光閃動。
想自己崗位上一直兢兢業業,政績卻一直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