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對著幹,現在父女的關係融洽了很多。
這是一頓還算愉快的晚餐。
“你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回去的路上,馮程程詢問道。
“差不多了,其實我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重要,離開我這個世界還會照樣運轉。”林子軒自嘲道。
“別說這種話,沒有你我怎麼辦。”馮程程埋怨道。
兩人的相處模式還在磨合之中,不過已經初見成效,至少可以互相說一些心裡話。
溝通交流是消除誤會的最佳方式,也是化解家庭矛盾的重要手段。
林子軒的確安排的差不多了,只是他發現自己旗下的公司都能自行運轉了,不需要他太過操心,或許他不在的話運轉的會更好。
這個發現讓他頗為沮喪。
原本以為作為穿越者應該成為中心人物,受到其他人的崇拜和敬仰,他就是太陽,一旦離開他,整個太陽系都會失去光芒。
可惜,事情並不是這樣發展的。
這個時代的人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原始人,他們有學識,有智慧,有能力。
在這三個方面甚至比林子軒更強,林子軒有的只是超前的見識,只要把發展方向告訴他們,這些人會做的比林子軒更好。
比如明月歌舞團的黎錦揮。
他已經理解了流行歌曲的創作方法,自己就可以作詞作曲。
他創辦了一所音樂學校,接下來就是成立唱片公司,建造唱片製造廠,國產唱片的製作發行指日可待。
明月歌舞團推出了幾位新星,雖然沒有孟曉冬出名,但也能撐場面了。
到了這個時期,林子軒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指導了,除了偶爾拿出一兩首後世的歌曲刷刷存在感以外。
明星電影公司被周劍允管理的井井有條,平禁亞主持永珍書局,一切都在正常的執行。
這是我有知人之明,說起來還是我的功勞。
林子軒這麼安慰自己。
其實,他不用妄自菲薄,在其他人眼中,他就是個神奇的存在。
他不懂曲譜,卻能創作出眾多優美的流行歌曲,他不懂電影拍攝,但總能想到創新的辦法,更何況他還寫出那麼多的小說。
最為神奇的是他不怎麼管理銀行,可林氏商業銀行不僅沒有倒閉,反而業務蒸蒸日上,存款額屢創新高。
這主要是儲戶看好林氏商業銀行的發展前景,認為以他的聲望和家世絕不會倒閉跑路。
1923年,是上海銀行業快速發展的一年,特別是對於華資銀行而言。
六月份,滙豐銀行的大樓建成,造價為1000萬兩白銀,這筆龐大的建造費用幾乎是滙豐銀行兩年的贏利,佔當時外灘所有建築造價總和的一半以上。
與此同時,鹽業銀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和大陸銀行聯合投資開辦四行儲蓄會。
這個舉措極大的推動了銀行儲蓄業務的發展。
民國時期上海的華資銀行經營範圍大致分為主要營業,附屬營業和特別營業三大類。
主要營業分為存款,貸款和匯兌三種。
附屬營業分為信託,儲蓄,貨棧,兌換,買賣證券和生金銀以及旅行等七種。
雖然存款與儲蓄同為銀行吸引外來資金的組成部分,但兩者有著明顯的差別。
存款的客戶都是與銀行往來密切的人員,大都為鉅商大賈,以及團體機關,而儲蓄的客戶為普通民眾,所以很多銀行重視存款,輕視儲蓄。
在這個時代,普通民眾大多沒有存錢的習慣,他們更願意放在家裡,而且儲蓄太過繁瑣,銀行也不願意辦理,浪費人力物力。
最早注重和推廣儲蓄的是上海的銀行家陳廣甫。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