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5部分

,腹?可稱得上大公無私了。

墨家有一任鉅子是孟勝,在楚國貴族陽城君的手下工作。陽城君下令孟勝帶領墨家幫助他守城,並且把璜玉分成兩半,做為符節。陽城君自己拿了一塊,給孟勝另外 一塊,並定下了約定:“如果有人來接管封地,必須出示符節,如果符節符合(能夠完整地拼合在一起),就表示是我的指令。(不然就不是)”後來楚王死了,群 臣圍攻追殺吳起,在楚王的葬禮上動了刀槍,陽城君也參與了這次行動。後來楚國要追究責任,陽城君就逃亡了,楚國要收回陽城這塊封地,楚國派大軍包圍了陽 城,並派出使者請求收回封地。派人來收回封地的人沒有陽城君的那塊璜玉,於是孟勝說:“接受別人的封地,與別人有符節約定。今天要收回封地,但是沒有收到 符節。但是依照我的能力無法阻止我守住陽城,為了遵守信義,幫助陽城君守城,看來我不死於陽城是不可能的了。”孟勝的弟子徐弱勸阻孟勝說:“就算死,如果 對陽城君有益也就算了,但是這樣做,不但對陽城君無益,還會斷絕墨家組織,我認為是不可以的。”孟勝說:“不會的。我和陽城君,我是他的老師;即使不算他 的老師,我也是他的朋友;即使不算他的朋友,我也是他的手下。如果我不死,那麼以後拜見良師時就不會來找墨者了,結拜好友也不會來找墨者了,聘請好員工也 不會來找墨者了。我是為了行墨者的道義而死,為了讓墨家能繼承事業,我將鉅子的位置讓給在宋國的田襄子。田襄子是一位賢能的人,一定可以帶領墨家強大,這 樣怎麼怕墨家斷絕,墨者絕世呢?”徐弱說:“聽了老師你的話,我受益匪淺,那麼就請我先死為你在黃泉開道吧。”於是衝出去和楚軍搏鬥,死後讓墨者們將自己 的頭顱送回到孟勝的前面。孟勝派遣了兩個手下帶人衝出重圍,要將鉅子的令牌穿送到田襄子那裡。而陽城被楚軍圍困,孟勝死了。他的弟子追隨他一起赴死的有一 百八十人。衝出去的人中有兩個人終於見到了田襄子,並且把鉅子令牌和孟勝的指令(傳鉅子位於田襄)交給了田襄子,準備回去楚國和追隨孟勝殉葬。田襄子制止 他們說:“孟勝子已經把鉅子的位子傳給我了,你們要聽我的,不要回去。”但是那兩個人還是回去殉葬了。墨者認為不聽鉅子的的話就是不知墨家之義。如果僅僅 實行嚴酷的刑罰和厚重的獎賞,(而沒有信仰的指導),一定達不到墨家這種境界。今世的治理方法,大多都是僅僅實行嚴酷的刑罰和厚重的獎賞,這樣像墨家的 (崇高的境界)事情就不會出現,這就是古代所認為的以繁煩苛酷為明察啊。…

1. 儒家不相信天地鬼神。結果“天鬼不悅”。

2. 儒家堅持厚葬。特別是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三年之喪,浪費了底層民眾的財富和精力。

3. 儒家“盛為聲樂”,一直的迷信禮樂治民。“為之過也”。結果只是少數貴族奢侈享受。

4. 儒家主張宿命論。造成民眾怠惰順命,荒廢此生。

5儒家鑽倫理學的牛角尖。行為滑稽。用辭不當。還自高自大。不可一世。

6 儒家“親親有術”,是包裝著重親的皮。因人廢行。只對關係好的親戚判定其為親戚。

分析:第1、2、3點的根本原因在於儒家和墨家的不同的出發點。孔子代表一些傳統的力圖透過周禮的改良等方式來安定社會的統治者的 思想,而墨子反映的是處於社會下層民眾的觀點。第4點是屬於墨家的誤解,儒家所說的命,是人力無法控制的某種力量。“天人之分”。而除此以外,還有一些方 面是人只要努力就能控制的。認同人有自由意志。“天人合一”。但是到了荀子一脈,儒家強調先盡力而為,最後才接受人力所無法改變的部分。這種“知命”。已經遠離了其原始意義,含有豁出去的意思。

盡己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