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要是別人這麼說,八成是拿辭官威脅,趙官家真能讓他回家吃自己的,但張榮這麼說,那就真是這麼想的,趙官家能放過他的水軍統帥嗎
就在他還沒想好怎麼規勸之時,李秀之站起來肅然道:“張魯王此言差矣,您出身齊魯故地,總知道孔孟吧。這二位聖人都把愛民放在第一位,魯王所作所為合乎聖人之道,豈在文章下官與魯王雖第一次見面,但也聽得出您句句都在為百姓做打算,可見傳言不虛。既如此,就算是一時沒想周全又有什麼關係,將來做得更好一些就是了。再說黃河綿延千里,寧夏之地肥沃卻需要水師防備西遼,正需要您這樣的愛民將軍。”
趙官家手裡拿著驢肉火燒都快石化了,盯著這俏小夥子,要不是眉眼很相似,真懷疑這是不是李綱那塊老石頭的仔啊。你看這話說的,把張榮都弄得不好意思了。
張榮讀書是少,但啥是孔子孟子還是知道的,聞言不由大喜,君臣同僚之間其樂融融起來。
畢竟虞允文也不希望自己岳父真的辭官啊。
好一會兒,趙官家才想起一件事來,問道:“趙子偁呢,怎麼從剛才就沒看到他。”
張榮趕緊道:“啊,官家說那個白白胖胖的官人啊,他剛才就說自己雖然治理過錢塘江,但從來沒來過北方,剛才向我借了幾個水手,去河道那邊看看去了。”
趙官家一怔,想想自己這個族兄還真沒說假話,他好幾輩子之前就去秀州(今紹興)居住了,從來沒來過北方,不考察水文,你靠《水經注》治河啊!
劉洪道則是有些高興,官家果然慧眼如炬,沒有選錯人,道:“官家,魯王,咱們也吃飽了,不如去看看趙員外郎考察的如何了”
-----劇場分割線-----
趙子偁(1104—1148),字安繼,宋朝宗室,為宋太祖趙匡胤六世孫,北宋著名治水專家。趙子偁祖父一輩移居江南,居住在秀州(今紹興),他歷任水部員外郎、總理河道通判、河道總督等職。
靖康後,兵亂之下黃河淤堵更加嚴重,威脅兩岸人民生命安全。宋世祖在建炎十年定下“十年治黃河”計劃,多次命官員上疏闡述觀點,嘉興縣令趙子偁因為長於水務而得到世祖青睞,得以參與治理黃河、運河長達十餘年。
趙子偁,尊重科學、因法而治,注重實地勘察,針對黃河多沙特點,提出了“束水攻沙”“蓄清刷黃”的理論,並相應規劃了一套包括縷堤、遙堤、格堤等在內的黃河防洪工程體系。總結了前人對黃河水沙關係的認識,成果顯著,也對後世治黃具有重要歷史影響。
建炎二十二年,趙子偁克己奉公,積勞成疾,病逝於風陵渡碼頭附近,死於河道總督任上。追贈工部尚書加光祿大夫、鄒國公,諡號克毅。為感念恩德,後世兩岸人民為其立鄒公祠。
趙子偁有兩子,長子趙伯圭恩蔭出仕,繼承父志,在滁州知州任上浚湖陂,興水利,平冤獄。次子趙伯琮幼年時被元佑太后孟氏恩養於宮中,賜名趙昚,為北宋一代名臣、原學家,與朱熹、陸九淵、張拭並稱原學後四子。
後世又稱趙子偁的家族為秀州趙氏。
——節選自百度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