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完,這才發下題目,很簡單,也很難。
論藩土屏障。
一目明瞭,這是簡單。可難就難在這史實上。
歷史上說的很清楚,燕王朱棣以藩王搶了中央,坐上那個位子,這就使得許仙即便在知道朱元璋是藩王制度的有力支持者,也不好落筆。實話實說?不說許仙與太子朱標有這麼厚的交情嗎?單是他自己也實在是無心參與他們老朱家的搶位子運動。
於是許仙想了一下,做了—首四平八穩的八股文策論,華麗的辭藻下,全是廢話。
雖說是廢話,可也是位後世的狀元文章。
朱元璋在看到許仙這篇策問後,便找許仙單獨談話,問道:“你這策問,是支援是反對?”
皇帝直接詢問,這本就是殿試規章,許仙想了下,說:“此事有利有弊。”
朱元璋想了一下,問道:“若你為王,是利是弊?”
許仙說:“利大於弊。”
朱元璋笑了,很高興,對身邊太監招招手,那太監立即呈上一本書。
朱元璋取過書,拍了拍書面,問道:“這書是卿所著。”
許仙眼尖,百米識字,根本不是問題。“這是我所著。”他沒有想到這書竟然都傳到皇宮中來了。
朱元璋問道:“武王伐紂“以臣伐君”、“以下伐上”,是“滅獨夫”之舉嗎?”
這可不是個好問題,只看老朱是怎麼看待自己了,如果他把自己作為獨夫,代入進去……
嘶-許仙倒抽了口冷氣。這點兒他還真沒有注意到。但是許仙還不能表現出自己的心虛來,這時候,心虛不僅於事無補,反而會加重朱元璋的疑心。
許仙表現得不慌不忙,邊說邊想道:“陛下從書中只看到了這個嗎?”
“哦?那應當看什麼?”朱元璋問道。
“陛下,此書不為歷史,乃是神仙往事。”許仙說。
朱元璋說:“你是說這是神人記事?但是這神人便是允許這以下犯下,以臣伐君,以子欺父之舉的嗎?”
這老朱是吃了嗆藥了,這麼火大?
蘇妲己對許仙說:“漢文,他現在為君。雖說他是位有心為民之君,但是君就是君。權力到了手,是不允許有人輕奪的。”
許仙聽了,不僅不再擔心,反倒是笑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
第218章、放榜
太子為一國諸君,在為國掄才大典上,他本應是坐在老朱下首,但是這兒卻沒有他的身影。
可憐天下父母心。
太子為什麼沒有出現?雖然許仙政治情商也許不高,但是他有—個知後世的優勢。
朱元璋從來沒有廢除太子的意思,從來都沒有,就是太子氣得他上前便劈頭蓋臉打去,也沒有這意思。
那麼便很好推理了,太子為什麼沒有出現?只能是朱元璋今天的問話。發生了這麼多事,老朱怕了。死後真的有鬼,有神,有註定……
今天,老朱這麼質問許仙,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為了他的繼任者。或者還有一點兒,是為了從許仙這兒獲取—點兒保證。顯然神鬼事已落腳在他心中,不外色厲內茬,借書說事。但是他還是問了,為自己的繼任者。
知道了朱元璋的想法,許仙自然是笑了,他想了一下,說:“陛下,這書的主體乃是聖人。商紂王也好,周武王也罷,不過是枚棋子。”
“大膽!許仙,斥竟然以君王為棋子?”許仙的話在這時代絕對出格,立即引起禮部官、員的訓斥。
許仙沒有理他們,因為沒有必要,摻雜了天人二道的《封神演義》,帝王?實在是不入流。許仙感慨一下,對朱元璋說:“一切在乎實力,只有有實力,才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