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卻不是,單單是這肉身,已是再造之恩。若是再讓其歷險,豈非恩將仇報?為此,自己不惜殺人。

“本朝移民是華夏曆史上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一次有組織有計劃的漢民族遷移行動,其聲勢之大,範圍之廣,曠古絕今。以致有了民諺:‘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

聽到許仙的民諺,老者的臉當場便黑了下來。“你是說……說朝庭做錯了?”

“不然。”許仙搖搖頭說,“我聽說先古時,人族便有賢者帶領族民尋找安養生息之地,這便是國家的雛形了。現在北元未滅,蒙元把全國的人民分為四等,蒙古人為第一等,色目人為第二等,北人(原金朝境內居住的人口)、南人為第三、四等人。蒙古人無需勞動就可以享有漢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財產,殺一個南人只需罰交一頭毛驢價錢。北人之所以地位還稍微高一點,僅僅因為他們被殺得剩下得不多了。漢人甚至連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為名,不能擁有武器,連一把菜刀也必須幾家合用。賦役沉重,再加上災荒不斷,廣大民眾在死亡線上掙扎。”

許仙嘆了口氣,繼續說:“然則這樣的人生,於漢人自然是苦難,只是於一等二等人卻也是極為懷念的。”

馬可波羅的書後世已證實他沒有來過東方,但是他為什麼要這麼誇讚蒙元?

只—個,他是色目人。如果他也是四等人,他是絕對沒有誇讚蒙元統治有多好多好,人民有多麼多麼富裕的道理的。

拍馬屁也好,宣傳也罷。無不說明了有人喜歡這制度。後世的西方奴隸貿易也證明了這點,就是到了現代不還是有大量西方人把人種分等級嗎?

“陛下移民,不僅合理地分佈了人口生存空間,而且移民與當地土著在文化上、心理上、習俗上經過長期的交融交換,地域文明必然會相互照應,培育出以漢為主體的新的文明種子,必將在中國古移民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必將為大明帝國成為當時世界最強盛的國家奠定了基礎,也是為漢民族文化發展做出了貢獻。

漢人未絕種當謝冉天王的《殺胡令》,漢文化未絕種當謝陛下。不然不知幾多人越南稱王。”

—席話說得老者面露微笑,頻頻點頭,他說:“那你看這人丟失又是因為什麼?”

創立王朝,華夏太多了。可是續華夏之種,歷史上也就只有一個冉天王,更多卻是漢民族血淚史鑄就的“民族大融合”。

許仙是在拍老朱的馬屁嗎?有—點。我這樣誇老朱,你要是還敢治我的罪。都不用我汙你,老朱都能先扒了你的皮。

完全拍馬屁?也不至於。

崖山之後無中國,明朝之後無華夏。—個是冉天王,一個對應老朱,這絕非是歷史的巧合,而是嚴謹的論證,無論願不願意承認。

不僅如此,越南會分裂本就是老朱的移民策沒有完成,沒有形成—個漢民族為主體的越南,這才是分裂的主因。也是明王朝的後繼國策施行者的極大失策。

國土,於民族而言,永遠都是—分都不嫌多的,只有個人才會嫌多,因為於他們而言,國土多—分少一分,他們的地位生活並不會有任何變化,甚至有暴發戶大割特割,清的康熙是最明顯的例子了。漢人的國土,他是扔得那個爽。也不知他的沙場大勝,是漢人出的力,還是他們出的力?

許仙說:“據學生猜測這可能是世家大族不願口丁流失,又招了回去。”

什麼?他怎麼這麼說,為什麼和我說的不—樣?

李公甫驚了。因為許仙現在說的,和他說的不—樣。竟然一點兒也沒有提到妖怪。為什麼,他為什麼這麼做?他是嬌容的弟弟,我這麼信任他……

許仙察覺了李公甫的心煩意亂,回了他一個以後與你解釋的眼神,靜靜等著老者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