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退燒藥,李知言吃了個餅子之後又躺下了。
熬吧,熬過了就好,熬不過就傻。
多大點兒事兒。
李懷柔用溼毛巾給李知言擦了擦,拍了拍他肩膀,“有事兒喊姐。”
李知言“嗯”了一聲,這姐也是個可憐人,他還是別讓她為難了。
李家一共有三個孩子,李懷柔是老大。
李母生李懷柔的時候李爺爺李奶奶還在村裡生活呢,看到是個女孩兒,李奶奶罵罵咧咧了一天,連產婆的錢都沒給。
因為生了個賠錢貨,李母連月子都沒做,生完孩子的第二天就下地幹活兒了。
沒坐月子,也沒吃到好的,李母生完李懷柔後身體就不太好了,老是腰疼,頭疼。
李奶奶罵她矯情,也沒出錢讓她去醫院看看。
直到四年多了,二胎依然沒懷上,李父這才急了。
頭都磕破了,這才要來錢帶著李母去了醫院。
後來調理了一年多,李母才懷上了二胎。
生原主的時候李爺爺李奶奶去城裡了,大兒子有出息,他倆肯定要跟著大兒子。
家裡沒人騎在李母頭上了,李母生下原主後安安心心在家坐了月子,月子期間雞蛋、小米、麵條有啥吃啥。
或許是因為沒虧著自己,李母生下原主後很快就又有了三胎。
兩個兒子對於農村來說真不算多,李母想生嗎?
有了自然要生。
四胎是個女孩兒,李爺爺李奶奶每次回來又恨不得把家掏空,李父李母壓力大,索性直接把女兒送了出去。
養活三個孩子已經夠嗆了,將小女兒送出去之後李母也沒再要孩子。
送走妹妹的時候李懷柔已經不小了,她也是女孩兒,她怕父母有一天也會送走她,於是格外懂事。
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幹活兒,包攬家務活兒的同時還能照顧兩個弟弟,村裡人見了都誇李父李母會教孩子。
看這孩子多勤快,以後肯定能嫁個好人家。
日子在李父李母的罵罵咧咧中度過,尤其李奶奶他們來過之後,李父李母的脾氣就會變得更加暴躁,三個孩子沒一個敢觸黴頭的。
在原主六歲的時候,遠嫁的姑姑帶著姑父回來了,李家的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姑姑因為長得漂亮、性子好,被人介紹給了當兵的。
李家姑姑嫁給姑父後就隨軍了,小兩口十分恩愛。
每年過年的時候李家姑姑都會寄回來一個包裹,她十分會做人,除了孝敬父母的那部分,兩個哥哥家的孩子也都有禮物。
因為那些好東西,兩家的孩子都十分:()工具人男配撂挑子不幹啦【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