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見到了蒙山義軍首領白髮帥李風雲。李風雲久聞大俠之名,待之以禮,很客氣,設宴款待,賓主盡歡。酒酣耳熱,彼此熟悉之後,徐師仁便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要阻礙東征的想法,希望贏得李風雲的支援。
李風雲當即表態,支援徐大俠的策略。
徐師仁喜出望外,沒想到此行如此順利,楚人並沒有因為地域矛盾而為難他,相反卻清晰地表達了合作的態度。齊楚合作,前景不錯。
“某有一計,可助將軍攻克瑕丘,盡取魯地,讓將軍的實力在最短時間內取得奇蹟般的飛躍。”
四十多歲的徐師仁身材健碩,相貌俊偉,長髯飄飄,談吐不凡,舉手投足間盡顯豪邁之氣,當他向李風雲做出承諾之刻,渾身上下更充滿了激情,給人一種血脈賁張、熱血沸騰之感,讓人不由自主地陷入某種莫名的衝動,對他的信任突然間便多了幾分。
李風雲喜不自勝,拱手致謝,“敢問大俠,計將何出?”
徐師仁當即搬出了各路義軍聯手結盟之策。義軍新起,各路豪帥實力都不強,而起自徐州的蒙山義軍不但是舉起反隋大旗的第一家,更堅持了大半年之久,不論是名氣還是實力,都是各路義軍中最強的,理所當然要做盟主,行盟主之責,承擔其召集各路義軍結盟之事宜。
李風雲一聽就想罵人了。你當我是痴人啊?我已經讓了孟讓一次,忍了你們齊人一次,結果你們變本加厲,變著法兒來算計我。好,既然你算計我,謀我在先,那對不起,當我吃你的時候,你可不要哭。
李風雲笑得更歡了,“某是舉旗反隋的第一人?”
人都愛虛名,李風雲也不例外。他本來就想爭這個第一的,只是王薄、孟讓舉旗在先,他不好去爭,如今齊人主動把這個虛名送給他,他豈能不要?
“天下皆知。”徐師仁信誓旦旦地說道,“白髮刑徒的大名,早已傳遍大河南北,甚至就連東都坊間,都在傳說刑徒之傳奇。”
李風雲大笑。天下皆知肯定是胡扯八道。刑徒也不會有傳奇,只有斑斑劣跡。徐師仁誇大其詞,阿諛奉承,自有他的目的,但李風雲無心揭穿。你既然獻計,我就將計就計,誰能最後勝出,就看大家的本事了。
“結盟之後呢?”李風雲問道,“各路英雄是否會聽某的指揮,攻城略地?”
“當然。”徐師仁笑道,“但前提是,盟主若想如臂指使的指揮各路義軍,就必須盡到盟主之責。”
“何謂盟主之責?”李風雲故作不解地問道。
“某之前說了,各路義軍實力薄弱,根本不具備攻城拔寨的條件。”徐師仁言辭懇切地說道,“將軍做為盟主,若不顧事實,強行命令他們攻城拔寨,事實上等於讓他們去送死,如此將軍沒有盡到盟主之責,而各路義軍也會失望而去,結盟之策也就必然失敗。”
李風雲笑著點點頭,“將欲取之,必先與之,是這個道理。如此,大俠不妨直言相告,何謂盟主之責?”
徐師仁侃侃而談,雖然說得冠冕堂皇,引經據典,但實質上就是一句話,小弟們很窮,要錢沒錢,要糧沒糧,要武器沒武器,你做老大的,是不是先給一點?小弟們吃飽穿暖了,手上有武器了,有力氣了,當然對你感恩戴德,對你忠心耿耿、言聽計從了。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那是不可能的,你只有把馬餵飽了,它才能跑,是不是?
李風雲很佩服徐師仁這個說客,口才很好,能忽悠,心理素質也不是一般得好,又黑又厚,果然是個人才。
“這便是徐大俠此行的真正目的了。”李風雲笑道,“某理所當然要做出承諾,但是,某要把醜化話說在前面,以免將來大俠誤會某背信棄諾,是個小人惡人。”
徐師仁喏喏連聲。
“先結盟,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