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0部分

年開春突厥大軍雲集閃電河兩岸,不但安州旦夕難保,燕北也岌岌可危,一旦南北大戰轟然爆發,孤勢單力薄,即便粉身碎骨,也難以保全長城。”

董純微微頷首,同意齊王所說。東北三族是突厥人的別部,東北是突厥人的地盤,中土虎口奪食,突厥人豈能忍氣吞聲,任由宰割?沖天一怒之下,誰敢保證南北大戰不會爆發?

“當然,目前局面下,增加長城鎮戍兵力顯然不可能,不過,若能調一位能征善戰之將坐鎮燕北,當可抵十萬大軍,必能在最短時間內加強長城防禦。”

董純苦嘆,大王,你得寸進尺,一旦激怒聖主,後果堪憂啊。

“大王可有合適人選?”董純不得不問,他受託而來,必須把結果稟奏聖主,本以為齊王會做出退讓,哪料齊王不管不顧,獅子大開口,肆無忌憚。

齊王看看韋福嗣,兩人很有默契,相視而笑。

“孤認為郕國公(李渾)就很合適。”

。。。

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

十一月十二,河北高陽行宮。

噩耗突傳,奉旨趕赴河北剿賊的右驍衛將軍馮孝慈,於初九日,在與清河賊張金稱的激戰中不幸陣亡。

這是自去年大河南北叛亂蜂起以來,剿賊戰場上陣亡級別最高的將領,衛府震動,東都震動,聖主和中樞大為震驚。

不知不覺間,叛亂規模已越來越大,叛軍實力也越來越強,前有江南賊劉元進據吳郡而稱帝,今河北賊張金稱竟然在正面廝殺中擊殺了一位衛府高階將領,這對聖主和中樞的衝擊太大,讓他們意識到國內局勢正在加速惡化,而這顯然與兩京政治危機的日益加重有直接關係。

兩京政治衝突的本質是改革和保守兩種政治理念的激烈碰撞,是新生的中央集權制與腐朽的門閥士族制之間的生死博弈,楊玄感的兵變就是這一矛盾的總爆發,而這一兵變的直接後果,就是挑起了兩大對立政治集團之間的“戰爭”,雙方已沒有妥協退讓的餘地,針尖對麥芒,非死既生。

中樞再度響起強烈呼聲,懇請聖主速速返京主持大局,積極處置兩京危機,以最快速度穩定國內局勢。不出意外的話,兩京權貴獲知這一惡訊後,也會紛紛上奏,請聖主火速返京。

國內外形勢發展到今天這一步,化解政治危機和穩定國內局勢事實上已經成為頭等大事,聖主和中樞更不適宜遠離京師繼續“奔波”在外,不能繼續把主要精力放在對外征伐上,而在國防策略上,以攻代守的積極防禦應該果斷調整為堅守長城的消極防禦。攘外必先安內,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然而,不論是聖主還是中樞核心層的改革派,都非常清楚,在過去兩年裡,他們在政治軍事上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敗,此刻返京,化解兩京政治危機的唯一辦法,就是向保守派認輸,換句話說,楊玄感兵變雖然在軍事上失敗了,但在政治上保守派卻贏得了最後的勝利。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完全可以預測,首先改革派將被趕出中央,保守勢力將控制朝政,改革將停止甚至廢棄,然後齊王楊暕將贏得皇統,入主東宮,至於聖主,將被架空,一旦時機合適,也就不得不離開歷史舞臺。

所以繼續東征,贏得第三次東征的勝利,已成為聖主和改革派“火線救急”的最好最迅捷的政治手段,而發動南北戰爭,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建下曠世武功,更是成為聖主和改革派逆轉危局,把控朝政,把中央集權改革進行到底的最安全最有效的政治“武器”。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是政治的終極手段,而對今日的聖主和改革派來說,也是政治上的一次豪賭,既然不能低頭,不能放棄改革,不願認輸,那就拿出政治上的“終極武器”,拼個你死我活吧。

所以聖主態度堅決,拒不返京,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