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明具體情況之後,劉文昌面色凝重地站在淮水岸邊,目光堅定地凝視著遠方金兵的陣營。他深知此時局勢緊張,稍有不慎便會引發一場慘烈的戰爭。於是,他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全體將士聽令!務必堅守我們的防線,決不能讓金兵有絲毫進犯之機!若有人膽敢擅自踏出我方領土一步,嚴懲不貸!”與此同時,他還特別強調道:“諸位切不可輕舉妄動,未得軍令之前,誰也不準先踏進金國領地半步!”
而實際上,金國方面雖然擺出一副氣勢洶洶的架勢,但他們也不敢輕易發動進攻。畢竟,雙方實力相當,一旦開戰,勝負難料。為此,金國特意從蔡州和潁州調集了上萬兵馬,在光州對面集結。不過,這支看似龐大的軍隊並非全部都是純正的金人,其中絕大部分乃是漢人,或者是由原先的宋軍投降後改編而成的隊伍。嚴格來說,這些部隊只能算是地方上的雜牌軍罷了。
儘管如此,金國依然試圖透過這種方式來製造出一種強大的威懾力。他們一方面在邊境線上陳兵佈陣,不斷髮出威脅;另一方面則積極動用外交手段,向宋朝廷施加巨大的壓力。其目的顯而易見,就是要迫使宋朝廷乖乖交出那個所謂的“殺人兇手”商泰。
不久之後,金國派遣使者抵達臨安,要求面見南宋的孝宗皇帝。然而,孝宗皇帝卻敏銳地察覺到金人的此番舉動分明是有意挑釁,因此果斷拒絕與其相見。只是派出幾位大臣前去接待這位來勢洶洶的金國使者。
那金國使者一到臨安,便表現得極為傲慢無禮,態度囂張至極。他毫不掩飾地揚言道:“若是你們南宋不肯交出殺人兇手商泰,我大金必將發兵踏平光州,讓你們嚐嚐我軍鐵騎的厲害!”面對金國使者的咄咄逼人,朝中的一些主和派大臣們頓時慌了神。他們紛紛上書奏摺,極力勸說孝宗皇帝撤去劉文昌安撫使一職,並將商泰交出來,以求息事寧人,避免兩國之間爆發全面戰爭。
此時此刻的孝宗皇帝,已然失去了往昔隆興北伐時那滿腔的雄心壯志。然而,即便如此,他內心深處仍然不願坐視金人肆意欺凌大宋子民。每每念及於此,孝宗皇帝都會不禁長嘆一聲,感慨如今這朝堂之上,竟然再也尋不出一位能夠力挽狂瀾、獨擋一面殺退金人的可用大將。
不過,對於劉文昌此人,孝宗皇帝卻是極為看重並且寄予厚望的。畢竟,劉文昌曾屢次立下赫赫戰功,其卓越才能著實令人矚目。只可惜,劉文昌的資歷尚淺,若要統領三軍,恐怕難以服眾,更易遭受朝中那些位高權重的老臣們的聯手排擠打壓。正因如此,儘管孝宗皇帝心中深知劉文昌的本領,卻也不敢貿然賦予他過多的實權。於是乎,便讓劉文昌暫且擔任這安撫使之職。
可誰能料到,僅僅只是這樣一個職位安排,都引來了諸多的非議之聲。面對那些主和派老臣們接二連三的進諫與反對,孝宗皇帝一概選擇了充耳不聞。他既未公然表示對劉文昌的全力支援,亦未曾即刻將其排擠出局,而是想要先靜觀其變,看看劉文昌在這場區域性戰爭中的具體表現究竟如何,然後再做出最終的定論。
劉文昌心中一直擔憂著皇帝是否會在關鍵時刻立場動搖,因此行事頗為謹慎,僅僅採用了相對保守的策略。時光匆匆流逝,日復一日,然而始終未等到來自皇帝的任何責罰。漸漸地,劉文昌那顆高懸的心終於落定下來,開始稍稍感到一絲安心。
就在此時,局勢驟然生變!前方探子急報,金兵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大量船隻,那陣仗彷彿要一舉渡過河流,長驅直入我方領土。劉文昌聞此訊息後,面色凝重,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將無為軍的整整五千名精銳兵馬火速調入光州,並擺出一副視死如歸、堅決扞衛國土的決然姿態。不僅如此,他還雷厲風行地傳下指令,要求各州府的巡檢司以及各縣尉司所屬計程車兵們立刻進入高度戰備狀態,時刻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