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知好逸惡勞,貪生怕死乃是人之天性,為何不讓百姓順應天性,卻非要做那不可違之事。
這種強迫世間百姓,壓制人之本性,有如何能夠成為善政,豈不是疲民虐民!
而諸葛亮則是看著何晏這一套說辭忍住嘲笑,一言將其根源點出。
“閣下名為以儒釋道,實則用老莊之道加上名家詭辯之術來解釋,說句難聽的,爾等當真是掛羊頭賣狗肉之輩!”
“怎麼,荊州出來的說不過就開始罵人了?”
“人之本性,貪生怕死,好逸惡勞,可你卻只讓百姓如此效仿天性,而不顧這世間真理乃是不進則退。
你以此等天道而為儒家做注,罵你又如何?
當年某家曾有幸前往雍涼之地酣戰羌胡,亦有幸治理地方,以觀民生。
曾見二小童于山丘之中玩耍而不顧及自己所做之事,貪心玩耍乃是天性,但夜晚來襲。
這二小童一人滿臉開心,一人躊躇不敢行。
只因開心之人乃是為家中放羊牧馬,他玩耍一天,牛羊已飽,歡喜而回。
躊躇之人為求果腹之物前來拾荒撿柴,一日玩耍他一無所得,不知如何回家交代。
此人間之大道戶?
世家豪族之中,遊歷乃是增長天下見聞,花錢如流水只因個人名望尚在利益之上,可這平民百姓一日不做便有凍餓之災。
你散佈此等天性,而不逼其勞作努力,這何是愛民,何是虐民?”
“這世間道理如此淺薄,他們自己不去做,這還不是大道使然,難不成這還是我等之錯了?”
“何為大道,正是因為大道有缺,儒家才有克己守禮,以讓百姓前行,讓權貴剋制,給百姓一活路爾。
而今汝等不思此等大道,妄言以此等玄風讓人漠視吞併,讓百姓喪失進取之心,還敢妄言與爾等毫無干係?”
“我等談玄乃是天道,百姓自己從中領悟天道,如何妄言我等?”
“妄言?汝等不知三人成虎,不知口舌之利,勝於刀兵!
便是明君雄主,尚怕三人成虎之事,不斷在這天下之間造此等論調,爾等不就是想要讓猛虎行於鬧市!”
何晏被這一句話確實是給嗆住了一下,便是周圍旁聽之人都感覺到了些許的火氣,同時也皺起了自己的眉頭。
這話不是不對,是不該說!
造輿論之事這自古有之,戰國策·魏策之中便有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之事,三人曰鬧市之中有猛虎於行,魏王言不敢不信之。
龐蔥以此諫言之,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願王察之矣。
話雖如此,但時間一長,便是龐蔥和太子回國後,魏王再也沒有召見過他,可見三人成虎當真是口舌之利。
此或君不明,臣不賢,但這天下百姓又是何其愚,這等事情殺人於無形,誅心易爾!
乃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諸葛孔明直接當著所有人的面兒將這件事情給傳了出去,雖然百姓可能還是不信,但終歸還是會產生不小的麻煩。
“姓荀的,你今日敢亂動,老夫打斷了你的腿,明天就拆了你家大門,再找一群乞丐和娼妓去你家大門外現場表演!”
就在荀氏一族的荀衍想要上前制止的時候,一旁閉目養神的陳洽直接小聲冷喝一句,讓他整個人都僵在了這裡。
看著那再次被請出陳家祠堂的鐵棍,荀衍不由的想到了很多不開心的事情。
比如當初陳太丘在潁川開啟山門,有教無類的時候為何潁川之人沒有太多的人前去阻止反對,就是因為哪家都有那麼幾個混不吝,這玩意就是當年最出名的那個。
劉封為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