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子退回去,咱們是公門,不是酒肆客棧,哪裡進來了還有出去的道理,傳出去,沒的讓人笑話。”
聽到只是,許多人又淚流滿面,再聽後來還要修書,大家又留上了心,生怕徐謙又要玩什麼花樣。
不過上官表了態,該附和的還是要附和,謝正苦笑道:“大人說的是,修書畢竟是好事。”
趙檢討道:“對,雖然不能修王學總綱,卻也並非說不能修書,大人英明哪。”
王檢討滿是警惕的道:“不知大人要修什麼書?”
徐謙微微一笑,道:“這個本官猶豫再三,終於靈光一現,有了主意,修書嘛,總要出彩,前人沒有的才要修,否則修來何用?本來王學是前所未有,本官才決心修出來,誰曉得竟有這樣的麻煩,哎……不說也罷,說了徒自讓本官悲傷,還是說說本官的意思吧,本官打算修一本百科全書,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百科全書……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頭霧水。
不過……
這百科二字,讓人覺得他孃的有那麼點兒問題,莫不是又要鬧笑話?
謝正道:“這百科全書又是什麼?”
徐謙笑道:“百業生百科嘛,士農工商即是百業。本官的想法是這樣的,這百科全書可分為五大子綱,其一曰海國圖志,專述各藩國風情,再製海國全圖,各國地處哪裡,沿用的是何種體制,其朝廷設有何種官職,百姓生活如何,是否接受了我大明的教化,又有什麼特產。其二吧,即為工學,工學可分為匠藝兩類,匠又可分為木、鐵等小類,至於藝嘛,則是如何啟發人智,改良工具。其三為農科,農科分五穀和桑茶等類,收集各地農學的孤本、秘本,進行整理歸類。前四為商學,亦可至民間亦或各國尋覓商學文獻,加以整理。這最後,自然就是雜學了,下列醫、吏等科,諸位……這百科全書一旦編出來,便是曠世偉業,諸位定要與本官一道,同心協力,將來必能名垂千古。所收錄的文獻,可以不拘泥於大明,比如匠學,既可在大明收羅古方秘法,以及鍊鐵之法,亦可派人前去倭國、佛朗機,收集制鐵技藝……”
徐謙林林總總,足足說了小半時辰,將他心裡的想法盡皆說出來,有的時候,竟一時不知用什麼詞彙表達,畢竟要讓這些翰林清流們理解下九流的東西,實在有些為難,不過大致的意思,總算是全部表達了出來,他的意思很明白,要編一本類似於教科書似得各類書籍,這些書籍涵括了各國風情,士農工商,還有諸多的雜類,將所有的技藝進行一次徹底的整理,編練成一個總綱,以永樂大典的形勢統合起來。
比如制鐵的問題,事實大明從不缺制鐵鍊鋼的技術,比如漢朝之前,百鍊鋼的技術就已經出現,此後炒鋼、灌鋼的技術亦是紛紛出現,可是反而到了大明朝,鋼材的鍛造技術反而難以突破前人,反而是倭人在接受了漢人的百鍛鋼技術之後,不斷精研,竟在這方面成了某方面的大師。歸根結底,一方面是各朝的統治者不願意費這個功夫,士紳佔據主流的社會里,鍛鐵鍊鋼一向受人歧視,結果導致倭人的精英去鍊鐵制鋼,而漢人只有最底層的匠人才從事這樣的職業,這要是能練出好鋼來,那才怪了。
其次,就是技術的流失,漢人但凡有好的技藝,往往都認為這是祖傳下來吃飯的手藝,絕不肯外傳,生怕別人搶了飯碗,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因此民間的各種登峰造極的手藝往往不會普及,就算某家人研製出了新技術,最後也只是藏著掖著,希望一直子子孫孫的傳下去,可要是一旦遇到子孫不孝,又或者絕嗣的狀況,技藝也就失傳了,如此一來,便是曾經出現再如何燦爛的技藝,最後後人非但不能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改進,反而湮滅在歷史長河之中,論起發明創造,漢人數千年的歷史中可謂是璀璨無比,各種技術都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