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十二章 初戰盤河 (四更)
任何一場戰爭都有可能是在不經意間爆發,而任何一場戰爭的程序也都有可能出現出乎於意料之外的詭異變化。當我在典韋、馬超率領的驍騎營擁護下趕往同幽州軍對恃的最前沿時,對恃在盤河南岸的兩軍已經血肉橫飛的打到一起了!
徐州軍大規模北征的程序,是按原來計劃好的‘憑藉絕對實力上的優勢,堅持以我為主的方針’在有條不紊、按部就班的逐漸進入了臨戰狀態。而作為徐州軍由張飛、張頜統領的步騎各半的兩萬前軍未等到大軍主力全部到達指定的方位就已經提前同‘袁氏’的幽州軍接戰,則稍顯來得有些突然了。
當然,無論是全面的或區域性的戰爭,任何一場戰爭的爆發都會有著引起的具體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經愈見成熟、老練的張飛,特別是親身經歷了荊、蜀之戰波詭雲譎、千變萬化的演變之後,現在雖然尚無法改變豪爽、暴躁的秉性,但較以前的大局觀和責任感卻有了較大的加強;隨著觀察形勢的角度和眼光的不斷開闊、加之已經暫時離開了十幾年不曾分離的結拜義兄劉、關二人,張飛現在甚至與同僚之間相處的關係也愈漸融洽。
在原歷史張飛就曾有過比較怪異的表現,在同劉、關二人在一起共同征戰時,幾乎是被打得體無完膚的無一勝績;但獨自領軍征戰在外時,卻勝多敗少的威震四方。如果通俗一點兒形容張飛這種奇怪的表現就是:張飛的秉性就像一個頭腦不俗的機敏孩子,由於大人在身邊,他就懶得去用腦子想的完全聽從大人的吆喝;但一旦他離開了大人獨自生存,經過了初始的茫然和無措後,他自然就會運轉起睿智的頭腦來自己想辦法了。
已經有了在荊、蜀之戰中同素性孤僻的‘本家’張任相處經驗的張飛,這次同較張任性情要開朗得多的另一位‘本家’張頜聯袂領軍,自然相處得也是不錯!其實,武將之間的相處無論每個人固有的秉性如何,每位武將也都有著由於後天養成的直來直去、有話就說的侃快做派。戰場上本就是‘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的直觀作為嗎?
至於關、張兄弟離開十幾年來相處在一起的劉備心裡是否完全的心甘情願?這就要另說了。但原歷史你關雲長不上演過一出‘降漢不降曹’嗎?你三兄弟不是素來秉承的是要‘匡扶漢室、除暴安良’嗎?那我以當今聖上劉協的詔書相招,兄弟二人即使是不清不願也不得不前來。何況我也並沒身居高位之後像曹孟德一樣的在廟堂上指手畫腳,而是馬上就出兵想盡快的掃平亂世。至於劉備現在心裡還存在著什麼‘小九九’?是否還能翻起大浪?被我調走了關、張兄弟這一雙‘超級怪物’的臂膀之後,想來不心灰意冷也得暫時雌伏著等待機緣了。我既然把關、張兄弟調離了劉備的身邊,也就沒打算讓二人再回去;那你劉備就永無休止的慢慢等待機緣直到老死吧!
當張飛和張頜統率著前軍從臨潼開拔一路疾進到達幽、冀交接的盤河南岸時,以高幹為主帥的七、八萬‘袁氏’的幽州軍(原幷州軍)早已經枕戈待旦的屯紮在了盤河兩岸,阻擋住了進軍的路線。當張飛和張頜率軍距幽州軍十幾裡外紮下營盤不久,幽州軍就已經利用徐州軍長途行軍的疲憊之機搶先前來討戰了。原就與‘袁氏’有著很深積怨的張飛(當初同劉、關一起協助公孫瓚阻擊袁紹的進攻數年)當即就有些氣憤的叫嚷:“高幹小兒這是想利用老張立足未穩打老張個措手不及呀?雋乂(張頜)將軍守營,老張出營去會會高幹小兒!”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現在已經是被我舉薦為‘虎威將軍’御封‘桓侯’(原歷史死後才獲封的)的張飛一聽到有仗打,耳朵眼兒裡都往外伸巴掌!秉性沉穩的張頜想了想說道:“末將當年也曾在冀州為將,故而知道此地河汊縱橫、林木、丘陵遍地極易設伏。我軍初臨此地,而幽州軍早已先期屯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