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過的嗎?時代在發展,人們的頭腦也在不斷地進步著,同樣的事情,在國外和國內分別展開,或許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究其原因,不過是人們辦事的方法不同。如今的社會,要像以前那樣束縛人們的思想,把人們限制在一種框架裡面機械式的生活已經不可能了,人們想要的比過去多得多,達到目的的手段也比過去多得多,這就註定必須要建立新的規章制度,不能用人的感情作為辦事的依據,必須用規章制度、法律法規約束人們的行為,建立良好的監管機制,從上到下的推行制度,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保證朝廷政令的執行程度。但即使如此,還是有那麼一小部分人會鑽空子、謀私利,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所以皇上,您真的不需要太過自責、太過悲傷的。”
第三百一十九章承諾
這是法制與人制的區別。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都是在提倡人制,強調高位者的操守能夠決定一國的命運,但真正能夠在那樣的高位上堅持操守的又有幾個?而那被堅持的所謂操守又是否真的值得並且能夠令社會更加清明?這是個很玄妙的問題,自古以來,見仁見智。
西方的辦法就簡單多了。定好了各項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管你是誰,照章辦事,誰也別想討了好去。當然,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並不是萬能的,如果想要的話照樣能夠從中鑽空子,在強權下照樣有著各種各樣的例外,但這畢竟有跡可循,比起純粹指望人們的道德、良知和個人能力強了不知多少。
光緒聽了,愣怔了半晌,最終滿腹的心思化為了一聲長嘆,說道:“照你這樣的說法,倒是西方的制度更加合適一些了其實我又何嘗不知,眼下大清有些東西已經到了不能不改的地步,但想要改革又談何容易?就連興辦義學這樣簡單的事情都無法順利完成了,一旦涉及到人們自身的私利,還不知會有多少波折出來,戊戌年間發生的事情就足以令人警惕一生了”
戊戌變法是光緒心中永遠的痛,至今提起來仍然痛徹心扉。婉貞憐惜地笑著,輕輕靠過去,圈住了他的腰。貼在他的胸口,傾聽著他沉穩的心跳,心裡是說不出的愛憐與崇敬,緩聲說道:“可是,即使曾經失敗,皇上也從未放棄過變革的心思,不是麼?這就夠了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循序漸進的來,還要講究方式方法。過去的失敗正是今日的前車之鑑,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吸取經驗教訓,一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百年,總有一天是能夠做到的”
光緒的心中頓時散去了大半的烏雲,回抱著婉貞的纖腰,愛憐地說道:“有你在我身邊,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兩人相互依偎著,站了一會兒,然後相視一笑,拉著手就走進了屋子裡。張夫人正在跟手下的人說著什麼,看見他倆進來了,笑笑說道:“皇上和娘娘倒是好興致,一大早就在門口站到現在。”
光緒看了看她,淡淡地說道:“張夫人,朕在這兒也已經叨擾不少日子了,如今傷勢倒已經好了大半,也是該告辭的時候了。”
張夫人一聽,頓時一愣,臉色就沉了一半。
光緒看著她,也不等她說話,徑自笑了笑又道:“承蒙張夫人照顧這麼久,朕心中甚為感激,有些事情大家心裡有數,急是急不來的。不過在回宮之前,倒是可以先行商量商量。”
張夫人的臉色就好像夏天的天空,陰晴交疊,瞬息萬變。最終,她笑著嘆息道:“要得到皇上的一句首肯真是比登天還難。如此也好,既然皇上有心,那咱們不妨先開誠佈公地談談,若是彼此都有了意向,再做進一步的打算不遲。”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