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部分

能被人燒燬。

這種因為各自觀點不同直接給人定罪並實施暴力犯罪的行為極度危險。

這是企圖用暴力手段控制社會輿論,和那些獨裁軍閥殺害記者的行為沒什麼區別。

一旦形成社會風氣,後果不堪設想。

在這件事情上陳獨繡和胡拾的觀點截然不同,當兩人談論這個問題時,陳獨繡不以為然。

他甚至反問胡拾:“你以為《晨報》不該燒嗎?”

由此引發胡拾給陳獨繡寫了一封長信來表達他對“自由”的理解。

1920年8月1日,胡拾和陳獨繡等人曾共同發起《爭自由宣言》。

要求北洋政府廢止**法令,保障人民享有言論、集會結社等自由。

五年之後,群眾高呼著“人民有集會結社言論出版自由”的口號,卻衝到宣武門大街燒掉《晨報》報館,而陳獨繡甚至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在信中,胡拾談了自己的態度:“爭自由的唯一理由,就是期望大家能容忍異己的意見與信仰。凡不承認異己者自由的人,就不配爭自由,就不配談自由。”

“如果連這一點最低限度的相同點都掃除了,我們不但不能做朋友,簡直要做仇敵了。”

從這封信中就能看出。兩位早期的新文化啟蒙領袖在思想觀念上徹底決裂了。

透過這件事,林子軒認識到現在中國文化界的風氣愈來愈激進。容不下別家的觀點,一旦和他們的觀點不同。就會受到批判。

別說是百家爭鳴,思想多元了,能夠發出聲音就不錯了,不少人都沉默下來。

他一向主張新文化要具有包容性,要堅持思想自由。

林子軒在兩天後接受了《新聞報》和《申報》兩家報紙的專訪,他和這兩家上海的大報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他詳細的講述了這次的歐美之行,對於西方社會的認知。

特別提到了西方文化界對於中國文化的興趣,這是為隨後翻譯中國傳統文化做鋪墊,也是想告訴國內的人。中國傳統文化並不是糟粕。

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向西方傳播東方文化的事業中來。

至於《晨報》報館被燒的事件,他進行了嚴厲的譴責,報紙有言論自由的權利。

“那您對前段時間北平知識界對蘇俄的討論有什麼看法?”記者隨後問道。

“我沒去過蘇聯,不瞭解情況,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林子軒想了想,如此說道。

這是保守的回答,也是實話。

作為一名公眾人物,根本沒去過蘇聯,只是道聽途說就妄發議論。顯得不夠專業。

而且,林子軒暫時不想發表對蘇聯的看法,在這種環境下,這個話題太容易引起爭議了。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他低估了自己在中國文化界的地位,尤其是這次從歐美歸來,各種榮耀加身。讓他成為了中國文化界的頂尖人物。

他的專訪引起了各方關注,那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也成為名言。

不少學者認為這才是嚴謹治學的態度。不輕狂,不驕縱。認認真真,實事求是。

或許這正是林子軒年紀輕輕就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所在。

這篇專訪同樣引起了廣州國民政府和蘇聯人的注意,這時候兩者正處在合作的蜜月期,蘇聯積極的幫助廣州國民政府北伐,力圖統一中國。

北平《晨報》上有關“聯俄仇俄”的爭論給他們帶來了極為不好的影響。

一旦仇俄的風潮在中國興起,將對蘇聯極為不利,看看英國和日本在中國遭到的抵制,蘇聯不想自己受到中國人的仇視。

他們急於扭轉自己在中國的形象,剛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