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也算給了祝縣令和兩個盧大人面子,當然農時的事情他答不上,作為張家子弟,他們一般收租,誰去種地啊。
倒是木工師傅回答了不少農事的問題,總體林暖已經有數了。
不過下午還是得去廟前村一趟。
廟前村離城北小院相對遠一點,在小院東北方向,路更不好走,小路有些坑窪,兩邊草木有點茂盛,最後爬了一個山崗能看到廟前村。
到了山崗上,兩邊的山坡上有一座連著一座墳冢,山坡上的各種樹木鬱鬱蔥蔥,鳥雀成群。
整個廟前村的地勢比另兩個村都要高一些,整個村都在山落的腳下,出路只有林暖他們走的這條路。
林暖剛看到這個村的位置,甚至有一瞬間的恍惚。
等走近看到村中的大水塘,房屋圍著水塘修建,村前是一層層高高低低的農田,那種恍惚感和熟悉感更加強烈。
是遙遠的上輩子兒時記憶,跟她小時候老家的整體環境很像,但到她四十多歲的時候老家被開發商看中,整村建成了度假區,他們家也拆遷了,父母也都住到了城市裡,後來他們也回去過幾次,但都是付錢去度假的。
林暖收回思緒,心想不過南方這樣的山村也挺多的,也只是像而已。
還是跟前兩個村一樣,聚集了三四十個村民,但比起前兩個村,村民的衣服更是破爛,房子也更破敗。
為了那一份熟悉感,林暖多問了好些問題,有幾個問題都是前兩個村問過的,甚至特意點了人回答,每個回答問題的只要答案林暖是認可的,都送了一袋糧米。
林二虎、秦雲飛甚至於張衙役都有些詫異,不過他們沒說啥,張衙役不關心,林二虎啥都支援林暖,秦雲飛是服從。
林暖等人走後,那些村民開啟袋子,那臉上的驚喜之情,簡直像遇到了天大之喜,村民還朝著林暖他們的背影磕了個頭,不過林暖幾人都沒看到。
回到城北小院,林暖拿了一把銅板裝了一個小袋,遞給張衙役表示感謝。
張衙役笑著接過,掂了掂小袋,歡喜地塞進自己的胸口,還表示林暖以後有需要儘管叫他,他隨叫隨到!
林暖請秦雲飛送張衙役回縣衙,並給了秦雲飛五兩銀子,買一些稻穀種子、菜種子等,順便再買點糧食。
過了一個時辰,秦雲飛拉回了一車貨,已經舂好的稻米三百斤,沒有舂過的稻種一百斤,還有不少蔬菜、玉米、小麥種子,林暖讓老父親先收起來。
這幸好當時跟盧光要了這輛板車,不然真是麻煩的很。
經過兩天的木工活,廳屋和東西廂房已經基本有傢俱了。
廳屋內,眾人吃飯的桌子完成了,總共兩張四方桌,林暖也沒有要求很精細,能用就成,正好他們十六個人兩張桌子正好,配了長板凳八條,還有一些小方凳。
西廂林二虎的房間,裡間床和櫃子都做好了。外間放雜物,還做了一個小糧倉,可以存放三四斤米,按照越州的習俗還有一個糧桶,用來放平時吃的米。
東廂是林暖的,裡間也是床和櫃子,林暖再外間做了一個書房,用一個大大的櫃子作為內外間隔斷,朝窗的地方擺了一張書桌,旁邊還有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