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那個瀰漫著各種牲畜氣味的養殖場之後,林暖一行人腳步匆匆地趕回了自家小院,來不及喘口氣便急急忙忙地開始洗漱,並迅速換上乾淨整潔的衣物,實在是味道有些難聞。
待一切收拾妥當,林暖立刻登上早已準備好的馬車,王向榮、王向義、秦雲飛和夏一豐跟隨前行。
馬車一路疾馳,車輪滾滾揚起陣陣塵土,不多時就穩穩當當地停在了越州縣盧氏別院門前。
此時,來自廣陵的兩位泥瓦師傅已經提前趕到,並且安安靜靜地在別院裡等候多時了。
林暖輕盈地邁步走上前去,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與眾人都親切地相互問候致意。
打過招呼之後,她便帶著兩位泥瓦師傅和幾個懂地質情況的盧氏子弟,朝著越州縣衙後面相隔兩條街道的方向走去,此處便是林暖要建酒樓之所。此地正靜靜地等待著林暖來盡情揮灑她獨特的創意。這塊地皮早在去年林暖認乾親的時候,盧光就豪爽大方地贈送給了她。
按照林暖最初的構想,是在縣衙附近選址。然而,縣衙附近的建築如密林般密集,要麼需要大動干戈地拆除,這等棘手的事情,即便是放在後世,也會引發諸多事端。更何況,越州的局勢對他們本就不利,如此一來,還是作罷為好。
最終,林暖選定了這塊土地。它雖然並非近在咫尺,但也不算遙遠。靠近越州河雖然存在一定的風險,但這裡的風光如詩如畫,美不勝收。若能精心修建,或許還能在風雅之事上大做文章!
康朝已然建國二十年,隱隱散發著穩定與繁榮的跡象。江南,在前世的歷史長河中,尤其是宋朝後,猶如一顆文化昌盛的明珠,熠熠生輝。而此刻,林暖所期望的,不過是稍稍提前領略這文化的盛宴罷了。她的內心,猶如波瀾壯闊的海洋,充滿了對那些大文豪的期待!
至於林暖當初提及的越州縣衙食堂,她自然也會妥善安排。可以藉此良機,在縣衙和盧氏別院之間,修建一座小巧玲瓏的食堂。那塊土地,早已被盧氏收入囊中,所以現階段並無大礙。
眾人小心翼翼地對這片土地展開了全面而細緻的勘探工作,不僅深入研究了地形的起伏變化,還精心勘察了地質的構成與特點。
經過一番嚴謹的考察之後,那兩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以及盧氏子弟紛紛表態,表示在此處修建一座酒樓是完全可行的。當然他們也著重強調道,儘管整體條件較為理想,但地基部分仍然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仔細整實,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未來酒樓的穩固與安全。
林暖從容不迫地從懷中掏出了一份由她和陳行寧共同繪製而成的圖紙。林暖將圖紙輕輕遞到眾人手中,並示意大家一同圍攏過來仔細觀看。
隨著眾人目光的聚焦,現場討論開來,在認真傾聽完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後,林暖決定根據實際情況對圖紙做出適當的調整與最佳化,她再次拿出碳筆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勾勾畫畫,不斷完善。
當所有修改工作塵埃落定,林暖又鄭重地將這份圖紙交到了向榮的手中,並叮囑他和向義一定要全力以赴,確保酒樓的修建工程能夠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修建期間,他們隨盧氏子弟住在盧氏別院。同時,林暖還特意懇請方劉兩位德高望重的泥瓦師傅多多關照向榮兄弟倆,給予他們必要的指導。
接下來要考慮的便是具體的工期安排了。為此,林暖計劃專門邀請一些專業人士前來仔細核算一下適宜動工的良辰吉日。待到時機成熟之際,便可誠邀祝長青和盧光等一眾親朋好友共同出席盛大的奠基儀式,見證這座酒樓破土動工的重要時刻。
趁這幾日正好可以將縣衙食堂修建完成,林暖將另一份圖紙交給方劉兩位師傅,請他們帶著向榮向義將盧氏別院旁邊的空地建個食堂,兩人同意。
完成上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