勻地往田裡撒種子,八十多畝(一部分變成了旱田,一部分整成了田埂和水渠)林暖只撒了六十畝田的種子,每畝用稻種四五斤。
稻穀一開始只買了一百斤,還不夠再去補了四五百斤。
她也不清楚這裡的種子發芽率情況,按照上輩子一畝地的秧苗貌似好像能發種很多畝,所以她現在差不多二百五十來畝水田,應該也差不多吧。不過不夠也不急,再補種就行。
然後林暖讓三叔等人在田埂上種上黃豆,只留走的路;水渠裡種芋頭或茭白,能養田埂也防止倒塌,還能當菜;幾個水塘裡養了好些魚蝦,旁邊還種上了不少桑樹;至於其他蔬菜則安排種在旱田裡。
自從稻種撒好後,眾人每天都會到田裡觀察一下種子的情況。
第四天,水田裡出現了白白的一點點小芽,林暖這時才依稀記起是不是要先把種子泡發??
直接播撒問題應該影響不大吧,唉,林暖再次感嘆上輩子自己的沒用!
第六天有一層嫩綠色從秧田裡冒出來了,把眾人激動壞了。
林暖又寫了一封信,她要把自己的喜悅告訴陳行寧,雖然他收不到。
然後大家看著那秧苗越來越綠,越來越高,激動的心啊,似乎像看著自己的孩子在長大。
七月初五,林暖告訴眾人可以開始插秧了。
眾人非常疑惑什麼是插秧,當林暖告訴大家插秧就是把秧苗拔出來再種到其他田塊裡的時候。
連林二虎都表示反對!這太違背以前種田的經驗了。那些老農們也表示不需要這樣,因為他們祖祖輩輩都只要把種子撒下去就能收穫的。
林暖其實也有點擔心,這萬一插秧不成……但轉頭又想,既然上輩子都是分株插秧,那總不可能有錯。
她只能推說“爹爹、三叔,行寧的書上寫著要這麼做的。”又有點點心虛說道“要不這樣,咱先把這些都插秧種植。留五十畝水田重新撒種子,讓它們自己生長,到時候看畝產如何?”
林二虎思考了半天,還盯著林暖看了好一會,緩了口氣說“暖兒,這書上真這麼寫嗎?”
“爹,我啥時候騙你了!你看豆腐不就是書上找出來的。”
“那……那就留五十畝地按照老丈他們的種植方法來,暖兒,畢竟書是書,種田還得看經驗。”林二虎說。
“好,爹爹!”林暖答應。
(寶子們不要對照歷史,就算是歷史上,插秧也是宋朝才發展出來的哦,可以百度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