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過整排整排的書脊。
謝天謝地,裝滿了整個大廳的基礎書目,大多數是重複的。
通常一個書架上,一整排都是同一本書,想必是為了應付很多人同時閱讀的情況而準備的。
等到行至大廳盡頭,唐納已經想制定好了閱讀計劃。
這一整層上,居然大多數書都是和魔法無關的數學、材料學和藥劑學書籍,對他來說,有價值的才寥寥幾本而已。
沒多久,他已經在坐在不起眼的角落裡坐下,桌面上是一本攤開的《魔法概論》。
書上第一部分的標題,就把他嚇了一跳——簡述神海空間與現實世界的異同。
靠,一上來就講四維空間,有沒有搞錯!
他暗自嘀咕了一句,耐著性子繼續看下去,直到把這一部分內容草草看完,才長出一口氣。
書上確實是講四維空間,但深度只是相當於給中小學生看的科普讀本而已。
想來,之所以在魔法概論的第一部分就安排這樣的章節,是因為整個魔法大陸,所有接受過“教會洗禮”的孩子,全都擁有一個四維神海吧。
即使是唐納自己,在具備足夠數學素養的情況下,第一次接觸四維神海還是被搞得手足無措,那些剛接觸魔法的孩子,想必更加會困惑了。
所以,在正式開始學習魔法之前,確實有必要先解決這個疑問。
但是這部分內容對於唐納來說,就太簡單,甚至太幼稚了。
於是,他繼續往下翻。
第二部分,圖元概論。
有意思的是,這一部分,除了給出五個精確的元素圖元以外,還順帶提及了這五個圖元的數學意義——五個振幅相同,頻率不同的函式曲線。
同樣的,大概是因為面對初學者的關係,關於函式曲線的原理,在這裡也只是一筆帶過、淺嘗輒止。
不過,這一部分的結尾,卻有一個超出唐納預料的小單元:圖元與神元的神秘聯絡。
在這個單元裡,講到了繪製圖元為什麼能夠凝結神元的一些猜測。
其中最多的,當然是類似溝通神明之類的說法。
但是中間最特別的一條,卻引起了唐納的主意。
這個猜測的大致意思是:透過特定材料繪製不同頻率的曲線,能夠將環境中某一類的魔法元素啟用,而這個過程正好引起繪製者精神世界的共鳴——神元就是透過這樣的共鳴來積累的。
這個說法雖然有點泛泛而談、含糊不清,但和唐納的猜測已經有點接近了。
只是這個時候,唐納沒有功夫去細想這些,他正在和時間賽跑。
整本書的第三部分,終於到了他最感興趣的內容——簡述魔法模型。
這一部分的開頭,居然描述了一個唐納最熟悉的實驗。
結論也是唐納曾經得出的那個:三元魔法和四元魔法的威力是完全一樣的。
這本書上對於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只說了一句“無從得知”,然後花了大量篇幅,來解釋如何運用這個現象,來增強魔法威力。
書上羅列了大量的資料來說明:兩個三元魔法,威力比一個六元魔法要大一些;十個三元魔法,威力比三十元魔法要大得多。
所以得出一個結論,以三角形結構,作為魔法結構的模(唐納是第一次接觸這個魔法詞彙),是最經濟的。
但是,書上又說到,雖然使用三角形作為模,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魔法威力,但是在施展魔法時,使用的模數量越多,魔法威力就越分散。所以,當施法目標是單一物件的時候,就不能使用三角模,而是要用五邊形甚至正十七邊形作為模。
然後在這個地方,書上還簡述了後兩種奇數多邊形的尺規作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