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朝廷,而是那個囂張跋扈的宇文護!我記得先天王(宇文覺)還是世子時,我隨太師徵戰還,先天王當著所有人的面讚賞太師,&l;人人如太師盡心,天下豈不早定&r;, 先天王還命元夫人為太師進酒,太師那時便同我說,世子定能擔大任!太師遭遇不公,乃是宇文護所為,先天王與皇上對太師與獨孤家並不薄。你說要我等判周去陳,置太師於何地?置現今的獨孤皇后於何地?&rdo;
我恨不能抬頭看這乙弗政一眼,沒想到這個傢伙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倒是句句在理。我心下稍定,卻不知這田弘要如何辯駁。
&ldo;提到獨孤皇后,那我可不得不說了。&rdo;田弘語調一揚,滿腔怨憤道,&ldo;如今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宇文護挾持天子,當今的皇上不過是個傀儡罷了,獨孤皇后也不過是個傀儡皇后。我剛剛得到訊息,宇文護已經對太師的一眾子女紛紛開刀,太師泉下有知,知道眾子女性命堪憂,還會對宇文朝廷效忠嗎?&rdo;
田弘一說,剛才還紛紛附和乙弗政的聲音明顯弱了許多,田弘又繼續聲淚俱下道:&ldo;太師戎馬一生,為宇文氏打下大好河山,臨到終時,卻是飛鳥盡,良弓藏的下場,就連子女都保不住。我等身為太師的親兵,在太師生前不能為他保駕護航,無論如何也該當在其身後為他報仇雪恨!&rdo;
&ldo;諸位,難道我們一輩子都要在這裡做糙寇,眼睜睜地看著諸位的所學最後都帶進土裡?不為太師報仇。就這樣安逸地躲在這裡度過餘生嗎?&rdo;
田弘這一吶喊,倒是把這些行伍之人嗜血的心給喚醒了,田弘又說道:&ldo;如今,陳國臨川王與我為約,若我等歸附陳國,第一樁事就是舉陳國之力,為獨孤太師報仇雪恨,討回公道,諸位,也不用再在這山林中間躲躲藏藏,陳國地處富庶的江南。諸位是願意在這窮鄉僻壤過一輩子的窩囊日子,還是出山去封侯拜相,瀟灑地走上一遭!還請諸位示下!&rdo;
我聽了直覺得心裡好笑,陳國能為獨孤信報仇?這不過是為他們伐周做一次藉口罷了,他們得了獨孤信這麼多兵力,不用來伐周實在太浪費了。我下意識地看了身旁的陳公子一眼,心裡打了個突,難道說這個人就是陳國的臨川王?
----------------------------------------
我這段時間,倒也對各國形勢有所瞭解,臨川王名叫陳蒨,乃是陳國皇帝陳霸先的親侄子,深受其賞識,在陳國也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倘若他能許諾些什麼,倒也無異於陳霸先親口許諾。
眼見坐上諸人有些已經意動,而身旁的陳公子臉上已經帶了笑意,他顯然正在等待著被田弘尋個合適的機會請出去,給所有人吃一顆定心丸。
我心下暗叫不妙,他若是現身鼓動,定然能讓許多人都把心中的天平傾向於他,畢竟封侯拜相,大好前程,誰人不想?我正不知如何是好,卻聽一人說道:&ldo;以周人對付周人,陳國打得好算盤!諸位難道願意把刀戟對準自己的叔伯兄弟,願意背上這等六親不認,賣國賣民的罪名?&rdo;
這是楊瓚的聲音?!我不由渾身打了個激靈,立馬就直起身子往茅糙亭望去,只見楊瓚一個人匆匆地走來,臉上再不是掛著當初嬉笑的表情,而是一臉嚴肅,&ldo;田叔要領著整個太平寨投敵求榮,怎麼著也該跟我說一聲才對吧。&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