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0部分

的,便是沙門諸派與耆那教之法。

耆那教也是當初阿德羅斯所傳,他將自己領悟的瑜伽之法,傳在印度人間,經過數百年時間,傳二十四代,此時的傳人,已經集耆那瑜伽之大成,名為筏馱摩那。

其弟子們尊稱他為摩訶毗羅,即偉大的英雄,簡稱大雄。

喬達摩悉達多來到了諸法派爭鋒最為激烈的印度神域中心國度,摩竭陀國。此時的耆那教尊者大雄,正在此處傳道。

這位遠道而來的王子,雖然從沙門修行,但是卻也在跟著研究耆那教之法。最終,參照耆那教法門,他領悟了持戒的終極寓意,達到正智、正信、正行。

在與諸法派之人的爭鋒之中,他在首都王舍城託缽時引起了頻婆娑羅王的注意,國王勸他放棄出家並交給他一支軍隊,他拒絕了,而選擇了一條更為艱辛的道路,禪修。

之後,他從學屍棄菩薩化身的阿羅陀迦蘭,達到“無所有處定”。阿羅陀希望他留下,但他因為不滿足於此而退出;他又從學毗婆屍菩薩化身的鬱陀蘭弗,達到更深的“非想非非想處定”,即泯“想”和“非想”的差別,住於“平等寂靜”的知見,感到心似乎與“不動的真理”合一,此為禪定最高之境。

儘管達到了禪定修行的最高境界,能夠智慧通達,了除煩惱,但是禪定之外,喬達摩又感覺自己的內心開始搖擺了。

於是,為了達到更高深的覺悟,喬達摩悉達多在與耆那教的大雄尊者論法之後,得到了對方的苦行指引,便開始了為時六年的苦行生涯,摧殘自己的身心。

釋迦離去之日,便是大雄寂滅之時,他寂滅的時候,諸弟子圍繞他左右,大雄只是嘆息:“這是當世第一等的聖人資質,可惜終究不能成為耆那教的聖人。惜哉,自我之後,耆那教的路已經走到頭了。”

苦行途中,喬達摩悉達多超脫了阿羅漢果位,證就了菩薩行。也在這段時間,他開始廣收門徒,諸門徒稱呼他為釋迦菩薩。

終於在六年苦行之後,他認為苦行無益,無法達到他想要的無上覺悟,於是放棄了苦行。他回憶起小時候在樹下的初禪體驗,認為這可能有所幫助。他在尼連禪河沐浴,接受了牧女蘇耶妲的乳糜之供,也因此供奉,讓部分只願意苦行的門徒心生不滿,離他而去。

但是釋迦菩薩卻毫不在意,帶著剩下的門徒,來到距苦行處不遠的伽耶城,靜坐在城中的一棵菩提樹下,靜心持念,重新進入無上禪定之中。

放下了苦行執念,讓釋迦菩薩的內心隱隱有所觸動,他決定就在這菩提樹下,感悟這一絲觸動。

也在此時,波斯神域的軍隊,開始朝著印度神域攻來。波斯神域的神靈,也開始與印度神域的神靈,開始了爭鬥。

這裡所說的波斯神域,也不僅僅是波斯神域,在馬爾都克麾下的諸神,幾乎是傾巢而出,不管是巴比倫、赫梯還是波斯,全數攻入了印度。

第二十六章 佛魔之戰,無量光現,無量法生

兩個神域的大戰,讓如今的印度神域之中,又有一類修行者冒出了頭。他們所行的法門,別於印度神域以瑜伽為源流,以冥思苦行為方式的各種妙法,別開生面。

這類修行,從來不在意自身肉身境界與靈魂境界,總以擾亂他人修行為自己的修行。他們舌燦蓮花,又有種種不可思議的玄妙手段,

這些修行者,或者以**、財富、名相等東西誘惑其他修行者,或者以貧困、恐懼、飢渴等來威嚇修行者,讓他們無法進行艱苦的修行與深層次的入定。

這種異類的修行者,被婆羅門、沙門、耆那教等種種修行者們共同抵制,他們修行之法,被稱為魔法,這些修行之人,也被稱為魔。

魔者,磨也。

或許他們這一類修行者存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