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神收集的語言浩如煙海,其語言門數,甚至比地球上存在過的人類總量還要多。一人學幾門語言,都學不完。
喬姆斯基作為語言學家,也不可能學會這樣多的語言。
並且,這些語言,還不止有聲波語言,更有光波、靈力波、電磁波等多種不同形式。
雖說,不是會的語言多,就能成為最偉大的算學家。
但是,就好像王崎推崇的“口算天天練是成為數學家的基礎”一樣。如果連心算都不肯苦練,不肯培養對“數字”的天然感覺,那成為數學家,就只是無稽之談了。
語言學也一樣。學會的語言足夠多,自然能夠生出近乎道的“洞見”。
更別說嗎“通曉語言”中還混雜了美神這些終極文青對文字的洞見。
王崎卻需要將這些洞見,納入算學的理論範圍之中。
唯一的問題就是,王崎的通向語言,是別人送的。他只能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第七十二章 如火如荼
王崎的通曉語言,卻並非自己習得,而是來自於美神的饋贈。他只能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反過來,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然。
他算是理解了語言的一些核心觀念——因為這些本身就能夠和數學相聯絡。
這是一個清晰的脈絡。對於王崎來說,就好像有一條枝幹,支撐著這一門學問的發展,而且它清晰可見。
但是,他卻沒有填充這個“骨架”的材料。
他對“語言”本身的認知,還是不足。
所以,他某些方面,需要求助於毓族。
但是,這卻不是學習毓族的文字學。
因為,毓族的文字學,還是與訓詁為主。
所謂“訓”,就是以就是通俗的話去解釋某個字的字義,“詁”就是用當代的話解釋古代的語言。
在習慣了白話文的今人看來,唐宋駢文便算是晦澀難懂,而在唐宋人眼中,先秦古文,一樣的詰屈聱牙。語言是一直在變的,所以,古文總是需要今人重新解讀。
但是吧……
這依舊屬於從歷史的角度去解析文字。
王崎想要的不是這樣。
實際上,他的目的,是將自己半成品的語言學,交給一個毓族,然後,自己再和這個毓族相互學習,以完善這一門語言學。
毓族算是他能夠找得到的文青種族裡,脾氣最好、最好學、又很好控制的了。
他很放心這種合作。
子虛易卻誠惶誠恐了起來:“這……王崎先生要做的,是千秋功業……”
王崎一愣:“居然只得千秋?”
喬姆斯基對人類認知的改變、對人類思想的改變、對世界本身的改變,甚至超過了絕大多數哲學家。而一旦王崎完成了這一項成就,收益的就不只是萬法門,還有天靈嶺、千機閣乃至於全人族。
甚至整個符篆系統、法術系統都要重新寫過。
這又哪裡是“千秋功業”了。
“卻是我的不是了。措辭不當。王崎先生要做的,是萬世不易的功業。我參與其中,是否……”
王崎揮揮手:“你再多尋幾個對語言學有興趣的毓族也很好。我只想要完成這一門學問,別的沒什麼要求。”
子虛易自然是拜謝不提。
數個時辰之後,他又尋來了幾個毓族。王崎對他們都有印象,大約是同一批的舉子吧。
這些舉子當初也參加與那一場御前宴會,對王崎“以明月為墨”的氣魄印象深刻。
有一名舉子戰戰兢兢的問道:“當初先生說,字也是物,可以用格物的道理來研究……這就是格物的道理嗎?”
王崎點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