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的都是軍中的鷹派人物,一個個強硬無比,全都喊著對外開拓。不論是程咬金提議的對青藏羌氐的征討,還是程處默提議把雲南正式納入大唐疆域,又或是尉遲寶琳提出的增兵朝鮮半島,又尉遲恭提出的把奚、契納為自治領。
無不都是一心進取擴張。
相比武將勳臣們動不動喊打喊殺,宰相文臣們也都提了不少議案,但只因他們目光對內,時報並沒有刊登。
但李世民是知道房玄齡他們的提案的。
房玄齡的議案是關於典章制度的完善,認為制度是國之根本。
而中書令長孫無忌的提案,卻是關於吏制問題,他認為吏治問題是求治的根本,而官吏的公平正直又是治國之要道。在選舉官吏的問題是主張量才授職,務省官員,要加強官吏審查考核。
翰林院承旨學士魏徵的提案則是加強律法的完善,讓官吏和百姓,都有法可依。
還有宰相提議要裁減兵馬的。
總之,文武兩道,確實是目光完全不同。
看完幾份報紙,李世民只是笑笑。
這議會還真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李三他娘…的真是個人才!”他原本以為,這議會就算設立了,也不可能真起到什麼作用。他原來反對議會,是擔心這議會上院聚集天下勳貴,下院則又聚焦天下有名望計程車人、大賈,怕的是這些勢力的聯合。
倒真沒想到這議會還能有什麼好建言。
但今天看來,他低估李超了。哪怕他有意攪渾水,讓上院有了五千多名議員,可結果上院並沒亂,李超搞出來一個團組審議模式,還真的把五千多議員上萬份提案,層層篩選,把一些優秀的提案,給選了出來。
放下報紙,李世民坐在那裡思慮。
自己讓李超做這上院院長,是否合適?本以為這議院不會有什麼大用,但現在看來,這議院沒那麼簡單。若給李超時間,他能否把貴族們都聯合起來?
他驀然發現。
始於西魏,興於周隋的關隴貴族,雖然在大唐已經近乎消亡了,但現在他的手裡,一個更強大的軍事貴族卻已經崛起成型了。
這個以山東豪傑為代表的新軍事貴族集團,過去最初只是他秦王府的老部下。在他奪嫡和穩固天下的過程中,居功至偉。他也用這支勢力,南征北戰,並在內部掃滅了那些反對者,將關隴貴族和武德集團全掃下了臺,但現在,這些軍功新貴們,卻也一點點的成長起來。
到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集團。
這個集團的頂尖人物,自然還是李超、秦瓊等王公。
一位宮人捧著幾瓶花走了進來。
是牡丹。
唐人愛花,李世民也愛花。唐人最愛牡丹,牡丹也是皇后曾經最喜歡的花。
皇后喜歡牡丹的色彩絢麗,也喜歡它的富麗堂皇和王者之氣。
看到這花,李世民愣了一下。
“誰讓你們送這花?”
“回陛下,是武才人讓奴婢等送來的。”
“武媚娘?”李世民點了點頭,那丫頭被他接入宮後,他有意的冷落她。
“這花也是武媚娘插的嗎?”
“回陛下,這些牡丹都是武才人親自剪、插的。”
“放這吧。”
牡丹,花中之王。
就如現在的大唐,富貴逼人,充滿王者之氣。
大唐的軍功集團確實很強大,但倒不用讓他現在擔憂。不比周隋之時,關隴集團當時是全面佔據朝堂與地方,可以說,他們無處不在。而如今,大唐的軍功貴族們,被分封地方,他們多是武職,雖不少人也擔任軍職,但大唐文武分離,他們插手不到朝堂上,地方上更是無法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