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徐州眾文武整齊唱諾,接著人群中還響起了欣喜若狂的大笑聲,“終於有機會去冀州抄家了!終於有機會去冀州抄家了啊!哈哈哈哈,本大人當年沒接受袁本初的招攬,沒留在冀州為官,還真是英明的決定啊!”(未完待續。。)
第三百八十三章 北伐冀州
未雨綢繆,有備無患,鄴城戰況還沒送到陶副主任的面前,有許昌機斷之權的是儀就已經安排了高順和荀諶,率領兩萬許昌駐軍取道官渡直接北上黎陽,去增援以孤軍向袁譚軍發起進攻的陳到隊伍,是儀與陶基繼續留守許昌,籌辦糧草軍需和組織民夫運糧,為陶副主任的主力北征提供後勤保障。
當陶副主任率領主力回師許昌時,兗州境內的徐州軍隊也開始超大規模的糧草調動,囤積在定陶、昌邑的應急糧草紛紛裝船,由徐州老將呂由率軍護送,從濟水進鉅野澤,再從瓠河運到濮陽,只等徐州主力抵達濮陽,便可隨時透過白溝河送入冀州,直接送到鄴城城下。
與此同時,大後方徐州五郡的境內,也展開了徐州軍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糧草調動,以數千計的糧草滿載糧草,分別從下邳、淮陰、東海、彭城和琅琊等糧產地出發,一部分經沭水、沂水送往青州供給臧霸偏師,更多的則是從泗水送往鉅野澤,再送抵濮陽,押糧的人還乾脆直接就是徐州曾經的首席大將曹豹。一時之間,兗徐冀三州的交通水路上,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到處都是徐州軍隊的運糧運兵船隻,密密麻麻猶如過江之鯽,幾乎比河中的游魚還多。
徐州軍隊的這個壞憋得早就是一天兩天了,早在冀州軍與曹軍第二次大決戰慘敗之後,徐州軍內部就已經響起攻佔河北三州的口號聲——徐州雖富,但是就人口經濟而言。還是要遜色基礎更好的冀州三分,幽並二州又是產馬地,徐州的豺狼餓虎們在實力足夠的情況下,生出垂涎冀幽並三州的念頭自然毫不奇怪。而大袁三公癱瘓後,這個呼聲更是達到了最高點,只是假仁假義的陶副主任顧及名聲,拉不下臉來忘恩負義對岳父家趁火打劫,這才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進兵機會。
但是現在,徐州軍隊再也沒有什麼顧忌了,現在入主冀州的袁譚不僅與徐州軍隊早有仇隙。還一刀宰了陶副主任的岳母劉氏。徐州軍隊如果再不出兵報仇,反倒沒辦法向天下人交代了。所以在沒有徵求陶副主任意見之前,守許昌的是儀和守徐州的陳登,就已經當機立斷的安排了糧草和軍隊調動。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儘快的做好主力北征的準備。讓陶副主任回師北線後可以立即入侵冀州,既不給元氣大傷的袁譚軍喘息機會,也奠定一舉吞併冀幽並三州的堅實基礎!
是儀和陳登未雨綢繆先做準備。一是因為陶副主任給過他們許昌和徐州的機斷大權,二是因為他們知道陶副主任預定的出兵時機,做此準備不足為奇。而陳到當機立斷主動向袁譚軍發起進攻,就展現出他足以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了,因為陶副主任並沒有給過陳到類似的命令,同時陳到手中的兵力也並不多,總共只有兩萬軍隊還得守濮陽重鎮和黎陽要地,憑藉城池與黃河自保或許有餘,但進取絕對不足。
在這樣的情況下,陳到還是毅然發起了進攻,因為陳到認為自己此時發起進攻有兩個作用,一是不給袁譚軍喘息的機會,逼著剛拿下鄴城的袁譚軍立即再起戰火,沒有休息的機會;二是用實際行動告訴冀州北部尚未臣服袁譚的郡縣守軍與地方門閥,告訴他們徐州軍隊已經向袁譚開戰,元氣大傷的袁譚軍前途黯淡,此時倒向袁譚將來未必就有好下場,不給袁譚把冀州北部傳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