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根據保密性原則的思路出發,章懷雨會首先去判斷被監聽臺截獲的電文,屬於日軍哪支部隊、哪級作戰單位。然後才是針對發報電臺的性質估計可能會發報的內容,先從虛構、假設入手,在同一份密電中找出相同的密電碼,給其賦予一個假定的常用字,然後用這個假定意義的常用字來倒推密電碼的組合系列,看被翻譯的密電文是否能讀通順,如果不通順,則要對該常用字進行重新定義,再重複之前的操作。經過反覆的試驗、驗證之後,才能逐步得出一份完整的密電全文,並透過長期地積累獲取密電碼本,最終掌握日軍的動態,使之有利於國軍作戰。

第十三章 臥薪嚐膽(4)

當然,破譯的過程少不了一個精通日文的學員配合,但黔南特訓班卻一個精通日文的學生都沒招到,就是會的,也是一點皮毛,因為他們還在學習中。

讓外事系負責教學的日文教官,充當章懷雨的助手,只怕人家肯,章懷雨也未必敢拿大。畢竟外事系的教學任務也很重,能讓日文教官偷空教他幾句日文,他就該偷笑了,哪還敢奢望其它。

遇到這種事,萊特直接一個電話掛到了戴笠那裡,讓戴笠想辦法。

對戴笠而言,萊特的要求並不過分,還很合理。但考慮到章懷雨牽涉案件的特殊性,加上留下章懷雨一命這事見不得光,出於保密的需要,戴笠首先就沒考慮軍統內部懂日語的人才,而是把目光放在了那些具有死囚身份的人身上。

經過仔細地挑選,戴笠還真找到了一個符合要求的人,死囚身份是無疑的——戰場上抗命是死罪;保密性更是無疑——用過之後,就像一張破舊的抹布一樣丟棄;最重要的是這樣的人,本身就是熱血青年,不用白不用。

被戴笠相中的那個懂日語的死囚,人被關押在軍事監獄的死牢裡,要個人還不容易嗎?

戴笠一紙提人的手諭簽出後,那人就到了章懷雨的身邊,協助章懷雨的一切工作。

章懷雨與這個助手是一見如故,一個多禮拜之後,兩人就配合得很有默契了。

就在章懷雨逐步地開始積累破譯的密電碼本時,桂南會戰爆發了。

每到中日之間的大型會戰,日軍總會出於保密的需要,進行大規模地更換密電碼。

但日軍更換了密電碼,就意味著章懷雨之前積累的密電碼本就完全作廢了,一切都要推倒重來。

自1939年的11月起,每天息烽軍統特訓班,都會有專人送來最新戰況通報。根據戰報的內容來配合破譯,確實有用處,但幫助不會太大,破譯的難點在日軍新更換的密電碼的編碼規則上。

日軍的軍用密電碼不同於普通的英文密電碼,也不同於中文密電碼。

英文密電碼由於其拼音文字的特殊性,每傳送一個單詞,就需要一定的時間間隔,用於斷句。在破譯英文密電時,只需要整理出來與電文性質相關的相關英文單詞,逐一放入電文中進行測試,同一個單詞,一旦在電文中被確認,就可以整理出對應的密電碼。比如,sheep(綿羊),經過打亂了後,就變成了kpaaz,那麼s對應k,h對應p,e對應a,p對應z。每個對應的後者,就是要被找到的單詞順序。一旦確認了被打亂的字母排列順序,則一篇加密的電文就可以被解密了。

與英文密電文不同的是,日軍的軍用密電文,採用了替代加密方式,根本不斷句,無論是使用英文字母還是用羅馬拼音替代的日文假名密電文,字母之間沒有一點間隔,讓人根本就分不清,哪個是單詞,哪個是常用特定指代的字母。

密電文破譯個非常艱苦的過程,破譯者會面臨反覆地推敲、反覆地失敗的過程,這需要破譯人具備堅強的意志力、超過常人的耐心。在破譯方面尚屬生手的章懷雨,第一次體會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