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東邊混亂的敗軍,柴榮心裡格登一下。巴公原是平原,無險可守,如果側翼崩潰,則河東騎兵順勢猛攻,自己必然全軍覆沒。第一次指揮大規模會戰的柴榮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與兇險。王朝的命運,萬千人的生死,竟然全都決定於這電光火石的一瞬間。&ldo;剛者易折,欲速不達。&rdo;他猛然想起了父親臨終前的諄諄教導。難道,今日,此地,真的要一語成讖?
一股巨大的力量忽然撞上了他的後背。他面前的大風驟然消失了,隨之而來是更大的塵土,從身後漫捲而至。風向變了!肆虐的北方變成了猛烈的南風!轉眼間,狂風徹底調了個身,朝著正潮水般湧來的北漢軍隊迎面撲去。一直順風進攻的河東騎兵們紛紛掩面。巨大的風沙封殺了前進的方向,北漢軍的攻勢出現了短暫的停滯。
柴榮的眼睛亮了。這是千載難逢的反擊良機!形勢如此緊迫,他甚至來不及再多說一句話。柴榮拔出佩劍,厲聲高呼:&ldo;成敗在此一舉,隨我殺!&rdo;狂風呼嘯中,眾人只見雪白的披風迎風怒展,柴榮已縱馬而去。關鍵時刻,皇帝竟然親自揮刀上陣,後周將士大受鼓舞,紛紛跟著柴榮朝東邊的缺口殺去。
柴榮的大膽舉動令他的禁軍將領們措手不及。趙匡胤第一個清醒過來,他一提韁繩,疾奔到呆若木雞的張永德面前大呼道:&ldo;戰局危急,只有決死一戰!請張將軍速速領兵搶佔東邊高坡,我領兵向西攻擊敵軍側翼!&rdo;大戰之前,趙匡胤早已對周邊地形進行了細緻的觀察,如今戰局突變,趙匡胤的應對之策脫口而出。他的思路很清晰,和張永德分兵扼住巴公原東側的兩翼,阻擊瘋狂突擊的河東騎兵,為柴榮分擔壓力。聽到趙匡胤的高呼,張永德這才回過神來,奮然應道:&ldo;好!就這麼辦!陛下都親自上陣了,我們唯有以死相拼!&rdo;
趙匡胤、張永德各領兩千禁軍,左右掩殺而上。張永德一口氣衝上巴公原東側的高地,指揮弓箭手對河東騎兵群猛烈射擊。剛剛從狂風沙塵的襲擊中回過神來的北漢軍遭到了後周禁軍的迎頭痛擊,頓時陷入混亂。劉崇眼見攻勢受阻,心頭大急。他取下佩劍,交給侍衛大吼道:&ldo;拿去交給張元徽!不惜一切代價撕破賊軍防線,不惜一切代價!&rdo;
雙方都很清楚,大戰的決勝時刻已經到來。誰能控制住混亂的東線,誰就掌控了全域性。
在混戰最激烈的地方,柴榮的白袍早已隱沒在刀光裡。衝鋒之時,殿前右番行首馬全義一直緊跟著柴榮。一番巨戰之後,兩人已被衝散。馬全義大急,一番左衝右突之後,終於在戰團中看到了那早已被鮮血染得殷紅的戰袍。戰袍依然在風中招展,柴榮還在戰鬥。一股熱血從馬全義心頭噴湧而起。他扔掉早已砍出無數缺口的長刀,伸手取下長弓,引弓怒吼:&ldo;皇上勿憂,我來也!&rdo;人們看到了驚人的一幕,馬全義引弓躍馬,撲入敵陣,如天神下凡。弓弦響處,北漢騎兵紛紛落馬,一時之間,連斃數十人。馬全義的瘋狂演出徹底激發了後周士兵們的鬥志,霎時便有數百騎捲地而來,跟著馬全義一起衝殺到柴榮身邊。
在後周軍的猛烈反擊下,河東騎兵終於頂不住了。北漢軍側翼層層崩裂,已有潰敗之勢。
眼睜睜看著到手的勝局被扭轉,北漢大將張元徽心急如焚。他舉目四顧,戰線中部依然在激戰,顯然已陷入僵持,而平原的西邊,遼軍則毫無動靜。顯然,他再也不能指望援軍,除了拼死一搏,別無出路。張元徽深吸一口氣,拔出劉崇派人送給他的佩劍,率著親兵又一次沖了上去。
佔據高處的張永德很快發現了北漢軍的異動,他立即指揮弓箭手對準撲過來的北漢騎兵一通亂射。箭雨中,張元徽的戰馬中箭,撲倒在地。張元徽慘叫一聲,跌落馬下,他還沒來得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