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成果,那他就是隻有熱情而沒有天分的人。
秦青緊張的問:“是因為我嗎?”
許漢文驚訝的說,“不是,你怎麼會這麼想?如果說有你的責任,那也只是你打醒了我。”
秦青低下頭,她還是覺得是她刺激了許師兄。
“我很喜歡師兄的研究……”她說。
“我知道,謝謝你。”許漢文笑著說,“我在這上頭天分有限,就不浪費精力了。你加油吧,希望以後你能繼承我的衣缽。”
秦青還沒說話,施教授聽到了,過來拍了許師兄一下,“你的衣缽?說說,你有什麼衣缽打算傳授給秦青?”
周圍的師兄師弟師姐師妹都笑起來。
易晃聽說杉譽大學有一個民俗展,裡面有一些資料是以前的老東西,從來沒有披露出來的,而那個村落現在也已經消失了,這個展臺上的東西算是絕版,他回國後就特意先來這裡看一看。
展臺很簡陋,沒有多少人。有一個女生負責講解,看到他有興趣,她馬上過來替他解說。易晃問:“我聽說有教授在?教授今天沒有來嗎?”
孫明明說:“教授剛帶著大家去吃飯了。”她和秦青換班吃飯。
正說著,秦青向這裡跑來。孫明明看到後衝秦青招手,激動的偷偷指一指易晃,這是一個客人!來看展的客人!
易晃感覺到一股驚人的陰氣正在靠近!他驚慌的抬起頭,現在太陽還很好,正午時分,應該是諸邪不侵的。
他扭頭看過去,驚訝的發現竟然是一個人!一個普通人!
可是她的氣明明是陰氣啊!
☆、第 143 章 銅鈴的聲音
秦青來了以後先跟孫明明換班,順便告訴她為了迎接校運會來的外面的客人,經管樓旁邊那個食堂推出水果披薩五塊錢一塊!很大!
孫明明口水滴答的拿上錢包奔去了,提醒易晃好像是聽說施教授在這裡講解才來的。
等孫明明走後,秦青上前對易晃解釋施教授其實並不是這個展臺的講解教授,展臺是學生組織自發辦的,裡面有很多東西是找施教授借的。
“平時講解的是我和剛才那個女生。”她說。
“嗯。”易晃早把施教授忘到天邊了,不動聲色的打量面前的女生,笑著說:“我是易晃,這是我的名片。”說罷遞出一張名片。
秦青接過,發現上面寫的名頭是什麼什麼通山文化研究會,也是個民間組織的樣子。
“我叫秦青,中文系,大三。”她說。
易晃為了能多跟秦青說一會兒話,開始挨個就展臺上的展覽物一一詳細發問,然後吃驚的發現每一樣,秦青都能說得上來。
“代先生……”他們站在了代教授的親筆記錄前,每一頁記錄都小心翼翼的存放在塑膠布之下,泛黃的頁面與已經黯淡的墨跡之下,是一個認真學術的教授最後的心血結晶。
施教授還找出了一張代先生與當年學生的合影,他親自寫了代先生的生平。
易晃在這個展臺前駐足良久,認真讀過所有代玉書的筆記後,不捨的說:“如果能親耳聽一聽代先生講課,才是不虛此行。”
秦青在旁邊與有榮焉,然後推薦了施教授主力出版的那本《徐家屯民俗初考》。雖然封面很簡陋,但裡面的內容非常詳實。來參觀的人都可以免費拿一本走,秦青推薦給易晃,“這個就是代教授寫的。”
易晃果然很喜歡,翻了翻說:“好像不是全部?”
因為代玉書當年對徐家屯的研究沒有完成就去世了,施教授一直也沒有接棒繼續研究下去,他始終覺得自己沒有這個資格。所以出版時也只是摘錄了記錄的部分,後面代先生對這些記錄的看法、想法等等都不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