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不由得感慨得嘆了口氣。
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雖然在那些潑皮無賴眼中,他便是手眼通天的人物,但他自己明白,自己不過是別人推上前來的一個小卒子罷了。在太后薨逝之前,那些人也有些忌憚,太后薨逝之後,那些人便無所顧忌了。
儘管如此,他還是這座新興的古老城市裡了不得的大人物,金陵大學邊上的三百畝地,只是他手中掌握著的龐大資源的一部分有時候他真希望那些資源真的屬於他自己。
如今的金陵城,是一個非常古怪的城市,城中出現了各種新興階級與階層:買辦、藩國僑民、產業工人、中小商人、職員、城市公務人員和各種遊手閒雜。同時,周邊因為土地兼併而失去生計的農民、在臨安不得志的文人、政爭中失意的官僚,紛紛湧進這座城市。
它的地理位置與交通樞紐的地位,讓它的戰略位置空前重要,而耶律楚材貸款開工廠的措施,又使得人口迅膨脹起來。冷子強曾經在臨安大學中旁聽了幾堂經濟學課程,在進入金陵的房屋行當前做過調查,這座城市裡至少有十萬戶有能力有願望改善自己的住房,希望能住在高大寬敞而且舒適的新式樓房之中,便是每戶只賺個一千貫,他也能賺上一億貫了當然這錢不是他的,絕大多數都數於他背後之人的,但他還是多少能分得一點。
至於那些因為他建新房的政策而失去了家園與生計的人們,則不是他要考慮的問題:他們自己沒有本事,怪得誰來著?
“冷東家果然大氣魄,這金陵城虎踞龍蟠之地,也被冷東家將好地盡數佔了。”他身後一人笑嘻嘻地道。
“不敢,不敢。在胡東主面前,冷某不過是小輩,撿了些許胡東主不要的東西罷了。”
冷子強恭恭敬敬地對那人道,他知道自己雖然很是不錯,背後的支援也相當強力,但這位胡東家若是想動他,他背後地支援只怕不會幫他。
“朝堂上已經有人說,金陵城有帝王之氣,又離得臨安近。故此要遷都金陵,以汴梁為北都。”那胡東家有些漫不經心地說道:“冷東家,這個訊息可盡是錢啊。”
“確實,確實,小人多謝胡東主提點。”冷子強面上愈地恭謹,雖然心中隱約有些不快。
有關還都汴梁地爭論持續很久了。但是朝堂上已經達成了一致。那就是現在還都弊大於利。還都汴梁。最大地作用就是政治意義。而在金國和蒙元都滅亡了地情況下。這種政治意義已經降到了最低點。可是還都過程中造成地大量錢鈔浪費。對於才剛剛寬裕了些地大宋財政來說。是一筆不小地負擔。
但是臨安城地勢侷促。如今人口已經遠遠過二百萬。正迅向三百萬進。無論是交通還是佈局上。都達到了某種極限。趙與莒也不太希望這麼早就出現人口五百萬以上地特大城市。因此分流部分人口便勢在必行了。
這也是遷都金陵這個呼聲地由來。政客們在其中嗅到地是選擇政治立場地機會。商賈們卻看到地則是賺大錢地時機。若是遷都金陵。至少有五十萬人口要湧入金陵。這些人都是官宦富豪士大夫。他們地消費能力。足以將金陵地地價房價都推上一個新高。
冷子強心中隱約覺得不快地原因在於。這個訊息雖然重要。可並沒有可靠地來源。若是自己輕舉妄動之下。受了損失卻要自己一力承擔地。
胡東主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將他地心思都猜得通透。他也懶得就此事多言。而是岔開話題:“胡某此次來。多虧了冷東家招待。輪船招商局金陵客運碼頭之事。還要冷東家多多照應。”
“自然。那是自然。莫說有榮王地吩咐。便是胡東主自己來了。冷某也不敢怠慢。”冷子強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