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武陵醬板鴨等大批優質農產品,己躋身國內市場,蜚身海內外。僅漢壽縣每年投放市場的商品鱉就佔全國的三分之一,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甲魚之鄉”。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從常德實際出發,大力推進農業結構戰略調整,提出了實施“五個百萬畝工程”發展戰略,即透過3年時間的努力,使全市的優質牧草和飼料糧、優質速生豐產楊樹、優質蔬菜、優質果林、高效養殖水面面積分別達到100萬畝。透過實施“五個百萬畝工程”,全市柑桔面積已達92萬畝,產量30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早熟柑桔生產基地,去年農業部在該市石門縣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柑桔節,極大地提升了該市柑桔的知名度。全市楊樹面積已達79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楊樹生產基地之一,漢壽縣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黑楊之鄉”。全市以珍珠、河蟹、甲魚、名貴魚為主的高效養殖水面達到100萬畝,其中珍珠養殖發展到13萬畝,吊養珍珠蚌1。2億個,年產優質珍珠10億克以上,產量約佔全國的四分之一。全市草食牲畜發展來勢強勁,目前已經形成了陽光乳業、星光牛業、曙光羊業、南方草業等一批草食牲畜基地,已形成了2000頭奶牛、36萬頭肉牛、138萬隻肉羊的發展規模。
,當年我國署名中長跑運動員王軍霞等人就是因為長期服用了中華水魚才出成績的,署名中長跑教研員馬俊仁先生憑此研究出了中華鱉精的配方並以此享譽世界,因而常德被譽為中華水魚之鄉,也是實至名歸,並非浪得虛名。烏龍茶也不賴,它是我國著名的三大功夫茶之一,與“祈紅”,“滇紅”齊名。
我愛我的家鄉,同時也歡迎你來到我的家鄉旅遊,在這裡你可以體會到我們的熱情,體會到我的家鄉所綻放的光彩。
改革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也吹到了我的家鄉。近年來,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呀!生活水平有了一個飛躍的發展:以前人們穿的是又舊又破打滿補丁的衣服,住的是破破爛爛的茅草屋,吃了上頓愁下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呀!昔日低矮的房子不見了蹤影,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般聳立在我眼前,穿的是各種名牌衣服,五顏六色,款色新穎。吃得飽,穿得暖……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話、電磁爐等家用電器樣樣齊全。有的家庭還擁有小轎車呢!
家鄉的文化方面變化可真大呀!學校原來只是一座矮矮的小樓,如今改建成大樓,教學樓,圖書館,食堂,宿舍,電腦室,真是
應有盡有:以前孩子們想上學沒錢,現在的孩子可以接受九年免費教育。不僅僅小孩上學接受教育,大人現在也不斷“充電”提高文化素質;娛樂文化生活非常豐富:看電視,上網或到城市廣場觀看娛樂表演的、跳舞的、耍太極的……
現在如今祖國、家鄉的變化就像日曆,每翻開新的一頁,都在悄然變都在悄然變化著,我為祖國和家鄉的變化而感到自豪和驕傲。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總有一天,祖國和家鄉的發展藍圖會更美好。我的家居住在常德市漢壽縣城的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小鎮,它古樸寧靜,帶了點遠離塵囂的味道。聽上輩人說,十幾年前,他們剛到漢壽時,小鎮僅有的一條老街橫貫東西,路上鋪的還是青幽幽的石板,不知道建於何年,想來許多年曆史的沉澱,使得這裡的每塊石板都留有深遠的意味。那時由於交通閉塞,雖地處漢太經濟發達地區的黃金位置,但卻被稱為“交通末梢”。這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