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寶沉入了彭山江口境內的水域後,
“累億萬,載盈百艘”,那些滿載金銀珠寶的沉船堵塞了江道,水流改道,水漫田埂。
根據這一記載。彭山_縣境也先後出現過與成都“錦江淘銀”類似的掘寶事件,但前赴後繼的尋寶者所發現的金銀只是零零星星,少之又少。
那麼張獻忠這一筆金銀財寶到底流落到哪裡了呢?
《彭山_縣誌》載:乾隆五十九年冬,漁者於江口河中獲刀鞘一具,轉報總督孫士毅,派員赴江口打撈數日。獲銀萬兩並珠寶玉器等物。
實際上,在張獻忠的船隊沉沒後不久,清王朝就組織過大規模打撈行動,部分沉銀被打撈起來充實了國庫。
但根據後世多方考證,清廷所打撈出的這些金銀只是張獻忠寶藏中極少的一部分。
到清末,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為解決朝廷的財政困難,清翰林院編修陳泰初舊事重提,
呈請尋找這筆財寶。並說曾親眼看到彭山、眉山等地居民撈到遺棄的銀子。
捉襟見肘的咸豐皇帝於是命令成都將軍裕瑞“悉心訪察,設法撈掘,酌量籌辦”,最終卻一無所獲。
“你說的這些,都是明清兩朝各方人馬和勢力在尋寶,但他們找了幾百年都沒有找到,這對我們來說沒任何意義。”厲凌聽到這裡插了一句,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找到三張藏寶圖,這和你說的這些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的史實又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因為張獻忠的確是將那筆巨大的寶藏藏在了一個地方。”楊坤答道,
“明清兩朝的各方勢力尋找寶藏,往往根據一些史志和風聞,自然無功而返。
“因為在清王朝咸豐帝之前,江湖上雖然盛傳張獻忠寶藏有藏寶圖,卻從來沒人找到過。
“但在咸豐皇帝即位之後。江湖上便開始流傳清王朝找到了藏寶圖,只不過,當時江湖各方勢力自然不敢和滿清王朝作對、到大內去偷藏寶圖。
“只是,清廷雖然得到了藏寶圖,但他們同樣還是沒找到寶藏。這讓天下尋寶之人匪夷所思。
“按道理,清廷有了藏寶圖,以一個王朝的實力,他們是絕對能找到寶藏的,於是,江湖上便開始流傳,清王朝找到的藏寶圖是假的。
“應該是清同治七年,紫禁城內發生了一樁沒有記錄在史書上的事件,而這件事,將我們楊家人和劉家人都捲了進去。
“到那一刻,我們才知道,張獻忠藏寶的確是有藏寶圖的,而且,一共有三張。
“而清王朝之所以沒能根據藏寶圖找到寶藏,是因為他們只找到了兩張,第三張藏寶圖他們一直找不到,是以功虧一簣。”
厲凌微微頷首,根據三師兄所說,當時劉基告誡後人,一定要阻止滿清王朝找到張獻忠藏寶。
因為如果清廷找到這筆寶藏,清王朝的國祚氣數可能還會再延續兩百年,如此,漢人要收回河山要等到21世紀了。
而劉家後人也不負所望,他們找到了一張藏藏寶圖。
清王朝雖然找到了兩張,卻因為一直缺劉家人手裡的第三張,所以滿清尋找張獻忠寶藏的大業最終失敗。
“清王朝同治七年,應該就是1868年。”厲凌稍一計算說道,“紫禁城內發生了什麼事,和你們楊家,還有劉家有什麼關係?”
楊坤向厲凌伸了個大拇指:“我說出同治七年,厲大師就能換算出公元紀年,厲大師果然是高人!”
“拍這個馬屁有什麼意思?”厲凌苦笑,“我高祖父便是清朝同治年間來到美國淘金的,那些年份我記得比較清楚。
“那時候,美國西部正處於黃金開荒時代,而清王朝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後,洋務運動也搞得是熱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