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進行自由貿易;德意志和法蘭西在中世紀時皆為高度封建國家,地方領主對城市的干預力量不足,客觀上也造成了當地城市不受外部勢力限制的局面,從而使得這些城市得以穩步發展。
義大利名義上屬於神聖羅馬帝國,可中世紀的歷代皇帝卻為了在那兒收稅而屢興兵戈。法蘭西的三級會議早期的三級分別為教士、貴族和市民,市民可以與教士、貴族等傳統並列,可見城市的地位。
在封建制度瓦解,中央**制度建立後,城市仍然因為強大的經濟實力而享受著某些特權,所以“城市”也就成為了一個帶有特權性質的名詞,並且成為了一個需要被君王授予才能獲得的名號。這也就是大部分人口、商業到達了一定規模的城鎮,仍然致死後城鎮,而非是城市的原因。這不是因為君王們吝嗇一個“城市”名號,而是君王們不願意分享權力。畢竟權力是恆定的,城市的特權是分割了原屬於君王的權力。
“陛下,現在並不是說這些的時候。”諾斯勳爵神情凝重,憂慮地說,“拉羅謝爾伯爵的軍隊現在在肯特郡的梅德斯通駐紮,如果多佛爾再有法軍登陸,那英格蘭就完了。”
“你放心,我會立刻令康沃利斯去追擊法蘭西人。”喬治三世道。
“不,陛下。”諾斯勳爵焦急地說,“您應該親自去追擊,透過戰爭樹立威望,這樣才能夠壓制倫敦執政委員會的人。”
他壓低音量,輕聲道:“現在,倫敦城內已經響起了廢黜君王制,採用共和制的呼聲。”
喬治三世大為驚訝,忙問道:“這是為什麼?”
諾斯勳爵解釋道:“民眾嚐到了權力真空後的自治味道,所以就覺得整個國家也可以如此。他們的口號是‘不要國王、不要貴族、民選執政’。”
“這是叛亂,他們難道要讓第二個克倫威爾上臺嗎?”喬治三世不禁發怒,恨恨說道,“我又不是查理一世,我又沒有向他們宣戰,為什麼他們要推翻我?”
“請息怒,陛下。”諾斯勳爵從容說道,“牛津事件已經傳到了倫敦,倫敦人就是因此而憤怒。”
牛津事件便是數日前被俘後又被釋放的軍隊洗劫牛津一事,喬治三世雖然認定當事軍隊為叛軍,可這些所謂的叛軍在此之前可是他的近衛軍。近衛軍出了襲擾平民之事,最後經過報紙的公開,再加上國王毫不負責地在戰前逃離,自然是令倫敦人不滿了。
“我明白了,我親自去追擊。”喬治三世自信滿滿,他並不認為四萬人會打不贏二萬人。可是,想起前幾日經過牛津時遭遇的冷眼,再加上今日所聽說的關於倫敦人的事情,他便不得不在內心中咒罵不列顛的政治體制。
諾斯勳爵微微一笑,點頭道:“如此一來,暫時的危機就會解除。等到您得勝歸來後,一切都會恢復正常。”
喬治三世神色異樣地點了點頭。
“對了,陛下。”諾斯勳爵神秘一笑,道,“我這一次將三位公主殿下也帶來了。”
“是嗎?太感謝了,我的朋友。”喬治三世內心感激,可臉上的表情卻點到即止,並未將內心的感激之情真實表達出來。
隨後,喬治三世便與他的女兒們見面了。
梅德斯通位於坎特伯雷和倫敦之間,是一座因商業而出現的城鎮,法軍如今正駐紮於城鎮西北。
路易已經完全不同於前幾日的悠閒,他正全神貫注地等待著戰爭到來。梅德斯通的西北方是他所選擇的戰場,那裡雖地處平地,可分佈著若干湖泊,並不利於大軍的展開,他準備利用這一地形,令兩倍於己的敵人無法發揮數量優勢。不過,如果有可能,他並不想打這場仗。
不列顛島北方的風雪已經停止,迪昂的軍團也已經開拔南下,雖然無法立刻趕到倫敦,可也能席捲英格蘭北部。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