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12頁

除了青年公寓、湖東公寓以及燕園外,秦剛在建鄴還沒有看到有多合適的新樓盤可供選擇,可惜青年公寓、湖東公寓以及燕園這時候都沒有他的份了。

秦剛撓了撓頭,跟妻子說道:「要不我跟陸健打電話問一下,看看他們公司有沒有最近有沒有房子放出來。」

陸健棄官從商後代表嘉裡建設進駐建鄴已有兩年的時間了,在第一專案順利操作完結之後,又同時啟動一個住宅專案跟一個寫字樓專案,規模已經超過同期在北京運作的專案。

不說其他的,橡樹園創業基金支援的創業企業都多達八百餘家,另外還有孵化成功搬出園區的六十多家科技公司,最初的兩座創業園區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所需,湖東商圈專案內的寫字樓資源自然要先滿足創業企業以及錦湖內部成員企業所需,這也只是勉強夠用。這幾年來,建鄴數字長廊構想戰略取得巨大的成就,無數家科技企業湧入建鄴高新區,對寫字樓的需求自然也是激增,在燕歸湖區域,除了世紀錦湖之外,像嘉裡建設、精典地產這些地產公司還承擔了近三分之二規模的寫字樓的投資建造,在住宅開發上,差不多也佔到同樣的比例。

只不過別墅資源一向都是緊缺的,不早早計劃,臨時想要在燕歸湖區域買棟別墅是種奢侈,但是普通住宅開發,其他地產都缺乏世紀錦湖那種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

秦剛妻子皺著眉頭說道:「要不再等等?麓園那邊再等一年總該有指望……」

麓園便是世紀錦湖在燕歸湖東麓的新專案。

秦剛心想也許只能再等等,他又想到李鴻銘也一直想徹底改善教職工的居住條件,之前限於資金,一直沒有大的動作,錦湖承諾五年投入八億美元的資金,肯定會有一部分資金要流向這方面。張恪向來的觀點,要吸引人才,現在已經不是談無私豐獻的時代了,最優秀的人才就要給予最優秀的待遇,吸引不來一流的學術人才,談建設世界級一流名校就是奢想。很多人都戲稱愛達集團這幾年來對東大的捐款相當一部分是直接捐到學者、教授的口袋裡。

秦剛在書房查了一些關於音樂學院的資料,相比較計劃五年內向東大投入的八億美元資金,給音樂學院的三千萬捐款就有些微不足道了,當然,音樂學院的領導不會這麼想。

秦剛在家裡吃過晚飯,看著兒子的燒退了熱,杜飛的電話又打了進來,就趕到1978見他們。

張恪、杜飛、蒙樂在角落裡打斯諾克,一邊打球一邊談論國內高校到底哪些方面應該最先改革,孫靜檬雙手環擁有胸前看著他們打球,打斯諾克他們三個人加起來也未必是孫靜檬的對手。

蒙樂正說國內的博士生可憐,每月才拿那些點生活補助,很多博士生在入學前都已經拖家帶口,生活很是清貧。

秦剛倒是想起自己讀博士時的清寒來,他那時每月才一百八十元的生活補助,幸虧在學校裡兼職做輔導員、助教,每月能拿三百多的崗位津貼,才勉強夠用,不過佔了他很大的精力。博士生生活補助標準去年調整了一次,每月也只有二百四十元,相比較建鄴的物價上漲以及人均工資增漲,博士生的生活水準又降低了不少。即使說可以去從事兼職,卻是佔據太多的時間與精力,與將博士生培養成高階研究型人才的目標有很大的牴觸。這大概也是國內高校雖然能培養出一流的學士,卻培養不出一流博士的重要因素吧?

張恪拿著球桿,靠壁站著,說道:「學科建設促進基金審批透過的每一筆科研經費預算中都會包含科研人員薪資的預算,甚至可以單獨劃出一部分資金出來給研究生院做博士生獎學金使用,至少使博士生的實際生活補助標準提高到建鄴平均工資水平以上……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是人才!咱也不能委屈了人才。」

第1174章 看鍋下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