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貨物送到同步軌道,然後再將空間站部件彈射出去。
再次過程中,電磁火箭獲得了反衝之力,重新朝地球飛回來,等到進入了大氣層後,在“星空引擎”和減速傘的幫助下,電磁火箭能夠以比較精準的軌跡返回降落到指定地點。
另一邊,等到空間站部件到齊後,【地球大炮】還會將一定數量的“替身機器人”和“九尾貓”發射運輸過去,然後就是地面人員透過“替身機器人”來指揮“九尾貓”組裝空間站。
由於兩者都不需要維生系統,而且都加裝有“星空引擎”上去,擁有一定的太空飛行能力,所以對於它們而言太空作業就跟游泳差不多。
即便“替身機器人”跟地面的通訊訊號有幾秒的延遲,可是主要幹活的是“九尾貓”這種太空版小助手機器人,所以基本上不會有很大的問題。
“這種時候我們購買回來的‘星鏈’就有大用處了!”馬院士在指揮中心對參觀者解釋道,現在不僅喵星集團自己在搗鼓這件事情,就連三大通訊服務運營商也都派人跟進,因為這個專案涉及到種花家的5g通訊建設計劃。
其實“星鏈”就相當於太空通訊基站,每一顆衛星都是一個訊號發射點,所以它影響最大的就是通訊服務運營商。
,!
如果不是馬斯克打包賣給喵星集團的話,指不定這幾家通訊服務運營商也會想辦法自己組建一個類似的衛星網路,即便現在沒有這樣的計劃,以後也肯定會被市場逼著要弄。
“在我們設計的通訊網路結構中,通訊中心空間站是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本來星鏈已經具備了完整的同學功能,可以直接投入到使用中,但是為了5g通訊技術考慮,我們打算等到空間站完成了再進行聯調……”
馬院士的意思是,喵星集團的太空衛星通訊網路是有一個核心的,而通訊中心空間站就是這個網路的核心,為了以後不返工多做事情,最好現在就一步到位。
在他們談話言語中,最後一艘電磁火箭被髮射升空,裡面裝載的是五具“替身機器人”和五十部“九尾貓”型號的小助手。
很快控制檯的人表示電磁火箭已經進入近地軌道,並且“星空引擎”正常點火,只需等待一段時間飛行後,才會到達同步軌道的指定位置。
“那麼現在看來沒有什麼問題了,我們只需等候訊息就行!”馬院士示意其他參觀者可以離開了,就算繼續等待下去也沒有什麼用,還不如讓人回去休息。
十多個小時後,在四臺千牛推力的引擎作用下,電磁火箭總算加速來到了同步軌道附近,然後根據計算機的控制將裡面的貨物彈射出去。
這時地面收到了訊號,立即讓五名工作人員進入蛋艙連線上“替身機器人”,並且啟動了“九尾貓”的電源,下達了組裝空間站的指令。
透過螢幕來指揮控制“九尾貓”是比較麻煩,無法根據現場環境做出調整,但是擁有了“替身機器人”來輔助控制就不一樣了,工作人員彷彿身在太空裡面一樣,可以360度去感知觀察空間站的狀況,進而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出決定。
“如果沒有幾秒延遲的話,那就非常完美了!”某位工作人員說道。
“還好吧!起碼我沒有感覺有掉幀情況發生!”另一名工作人員回答說,他正在推動其中一塊空間站部件,試圖讓它跟另一塊部件貼近些,以便能夠組合到一起。
其實這種延遲也已經透過程式來最佳化,使得他們感覺比實際延遲要小許多,至少沒有做了一個動作等半天的樣子。
彷彿圓形章魚一般的“九尾貓”則顯得靈活多了,它們如同深海里的魚兒上下左右前後遊動,能夠根據現場情況和地面人員的指令進行工作。
一個多星期後,重達一百多噸的通訊中心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