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話,恐怕不到刃歲他就過勞死了。第二個就是要具備高超的管理藝術與組織協調能力。太祖皇帝說過,這世界最難的一件事情就是管人。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個高明的管理者,能讓手下發揮出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兩百的實力。而一個氅腳的管理者,手下只能發揮出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幾的實力。
這點上,在中國的國企破產重組過程中表現得特別明顯前,大量的國企破產倒閉,固然有生產技術不過關,生產裝置和工藝落後,生產資金很欠缺等因素,但最主要的還是管理者頭腦僵化,不能用開放的眼光看問題,因循守舊,固步自封,不敢嘗試新的東西。管理人總是用。的那一套,好像天下所有人都要圍著自己轉一樣。
其實這也是為何一些中國的企業總是花大價錢請國外的職業經理人過來搞管理的原因之一,論起現代化管理,幾千年的文明古國,落後人家國外真的不止一點半點。那些先富起來的人中,很少有人是精明的管理者,只能說,他們能發達,是特殊的時期撞上的。
黃克在無限科技有三個催化劑的專利,有一個是白陽讓給他的,還有兩個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一個是乙醇轉化過程中的催化劑,還一個是制氫過程中的催化劑。兩個催化劑都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他如果要自己從事商業活動,這兩個催化劑顯然是不能帶出去的。因為無限科技已經買斷過,他在公司是參與過分紅的。
這裡面不僅有商業道德問題。還有法律因素。記得比戲的前全球副總裁李開復先生上中央臺的一個節目的時候,曾經提到迂,說有的面試者,為了進勃司,甚至會將以前公司的一些技術帶出來,這種沒有商業素質的人,李開復先生當然不敢用。畢竟,誰也不知道這種人什麼時候又要再次跳槽,到時候豈不是凹班的技術也會保不住?
在兩人探討過程中,白陽看得出,黃克是有過精心準備的。畢竟,在兩位院士基本處於退休狀態下,整個淡水轉化工廠都是黃克在做主。幾年前一直實行的人才培養計劃,他也是其中最主要的負責人。這裡面有很多好苗子。
雖然由於無限科技高工資、高福利的原因,很多人不會選擇離開,不過,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總是不難的,畢竟,黃克出去創業,並不是白手起家,這幾年從無限科技拿到的分紅,他已經坐擁十億人民幣的身家了。就算是敗家,也要好幾年才敗得完吧。
何況,如果黃克真的沒有一點把握,他肯定不會提出要走的,畢竟,在他負異的可是每年盈利過十億的工廠,他就是那裡的老大,一般情況,白陽根本沒管過。要是出去就虧本,他又不是傻子。
黃克有一個,新的催化劑構想,是關於固碳的,透過催化劑,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碳酸。學過化學的朋友都知道,碳酸的酸性比較弱,性質也不穩定,稍微受熱,就會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碳的水溶性並不好,只能微融,其比例剛好能達到:。如果沒學過化學的,可能覺得這個數字不小了,其實,這個數字很很多氣體在水中的水溶效能達到;比幾百,甚至幾千。
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的主要組成部分,在空氣中二氧化碳過多,害處有很多,而如果能將二氧化碳給固定下來,進行轉化的話,好處也非常多。比如,二氧化碳的固體,乾冰,就能用於人工降雨。
而且,如果能讓二氧化碳重新進入碳迴圈,更是了不得的大事,畢竟,有機物的最重要組成元素就是碳!
如果這個催化劑能成功,不說達到白陽這個級別,一年收入上百億絕對是非常輕鬆的。
張宗波那裡開了口子,白陽也不能阻止別人發財,他也不想去阻止。就算出去了,這些員工肯定也是念著無限的香火情的,將來組成的公司,也能和無限互為犄角。無限能影響的公司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