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王對大唐不敬,自稱天皇侮辱大唐皇帝。主辱臣死,琉求公國臨近倭國,他身為大唐的諸侯,有義務維護大唐帝國和大唐皇帝的威嚴。
他請求發兵倭國。
這個請求令承乾有些一頭霧水。
不過考慮良久之後,他還是想否決。
他覺得這是張家想趁機擴張,哪怕不是想佔倭國土地,那也肯定是看上了倭國的人口財富。
不過張的提議卻得到許多大臣的支援,尤其是岑文字等人。
最後,這個出兵請求在議院透過。
緊接著呂宋國王張超,安南國王李秀寧、爪哇國王張鐵槍都請求出兵倭國,提案也都順利透過。
百姓們都覺得太師一家子就是這麼了得,有人侮辱大唐他們第一個出來維護。而承乾卻感覺到事情不對勁,琉求靠近倭國,張要去劫掠下倭人,搶點錢財人口說的過去。
可張超的呂宋、鎮國公主的黃金半島,張鐵槍的爪哇可都離倭國很遠呢。
他們都爭著要打倭國,這裡面肯定有問題。
思來想去,承乾認定張超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想搶在朝廷攻下新羅、百濟之前,把倭國吞併。
朝廷的計劃是先攻佔朝鮮半島上的百濟和新羅,然後順勢南征倭國,把東海的這三國滅掉。
張超迫不急待的這是想要虎口奪食。
承乾想要阻止,但長孫無忌勸阻了他。
在長孫無忌看來,不管張超是要劫掠倭人,還是乾脆想搶先吞併倭國,都沒關係。倭國雖然看似不大,但人多兵也不少,尤其是島國環境,張超想一下子吞併倭國沒那麼容易。
讓張超去打頭陣,還能緩解朝廷在朝鮮戰場的壓力。
總不可能張超把倭國攻滅了,朝廷卻還連百濟新羅都沒攻下吧?長孫無忌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朝廷的實力怎麼都給張家強,哪怕張家爺孫父子還叫上情人齊上陣都遠不如朝廷。
讓張超卻佔點便宜吧。
不過這便宜也不能全讓張超一家佔了。
長孫無忌出謀,仿當年朝廷對高句麗之計,允許貴族或者百姓,申請對倭私掠證,允許他們在倭境劫掠倭人。
第1389章 張氏盟友
鎮國公主府。
張琮今年十五歲了,天子和太子十二而冠,皇子十五而冠。現在諸侯子弟也普遍開始十五加冠,早加冠早成人。
對大唐的百姓來說,加冠就意味著成人,就可以娶妻生子了。而對於諸侯們來說,十五而冠,這就意味著如果有爵位在身的子弟,就算是自動成為了議會的上院議員,有資格推選和被推選為參議員。
哪怕當不上參議員,就當個地方上議員,這也是一種權力。更何況,十五加冠後,就能正式就封領地了。
張琮是張超第十一子,嫡母崔氏。但大唐哪個不知道張琮其實是張超跟鎮國公主生的,張超三十一個兒子,卻只有五個封國公,為何,因為這五個兒子身份不簡單。
四個是崔氏所生,皆嫡子,而張十一雖然實際上是外室生由嫡妻養的,但他的生母是鎮國公主啊。
所以張超五個兒子封國公,明面上好像是五個人都是嫡子,但實際上是因為張琮是鎮國公主之子。
張琮的領地在李家坡,黃金半島最南端,他的正式爵位叫新漢公,取自李家坡最高的山名為新漢山,這山與對岸半島南端最高山大漢山相襯。
身為國公,李家坡倒不算大,但李家坡海峽東面的那幾個群島,卻都是劃在他名下的。後世的賓坦、巴淡、昆杜爾,甚至是南面靠近蘇門答臘沿岸的這些大島,也都在他名下。
算起來,實際領地有好幾個李家坡那麼大,也相當於擁有數縣之地,這在實封國公中,也算是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