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遊》唱出了輕鬆的小情小愛。
《半城煙沙》唱的卻是凝重的歷史滄桑。
相同的是詞曲中濃烈的華國風,配樂,編曲,演奏,樂器的選擇。古調的融入,無一不讓人好像回到了過去的年代。
時而慷慨悲歌,時而濃情蜜語,時而刀光劍影,時而花前月下……
聽了《少年遊》再聽《半城煙沙》,許多人隱隱的對華風這兩個字有了一點點的理解。
而當他們一口氣聽到專輯的最後一首歌《茶湯》時。腦海中更是舒展開了一幅美好的畫卷。
“山嵐像茶杯上的雲煙,
顏色越來越淺,
我越走越遠,
有好多的話想當著你的面,
再說一遍,
你身後窗外那片梯田,
像一段段從前,
你站在茶園,抬頭望著天。
想象我已在山的那一邊……”
《茶湯》其實有兩個版本,訴說著一對戀人分別後喝著茶湯時對對方的想念。
最早明萌派的版本是作曲人是陳杰漢,作詞則是周杰倫的御用作詞人和好朋友方文山,因此有著濃郁的國風味道。
可惜當時這首歌並沒有紅,隨著明萌派一起銷聲匿跡。
2007年的邰正宵和2011年的鬱可唯分別翻唱了這首《茶湯》,一個唱了男生版本,一個唱的是女生版本,各有各的妙處和韻味。
這回周霖選擇的是明萌派的最初版本。在張學華柔情似水的演繹之中,比明萌派多出了一絲柔情。比邰正宵多出了一抹輕鬆,比鬱可唯多出了一份深沉。
這首歌的旋律極其優美,再加上方文山那絢爛筆觸下的華風詞句,將故事花團錦簇的呈現在聽眾的耳中,再加上張學華的深情訴說,很難不被其中的故事給打動。
一張專輯十首歌。每首歌的長度都在四分鐘左右,很多人買來之後都會一口氣的聽完。
聽完,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就湧上心頭,情不自禁的又聽一遍,再聽一遍。還要聽一遍……
一遍又一遍,聽《少年遊》時的心情舒暢,聽《半城煙沙》的凝重低沉,聽《茶湯》時的柔情萬種,每一首歌都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共同的卻是那種濃郁的古風古調古韻,將華國悠長曆史文化的餘韻輕巧的融入到每個人的耳朵裡腦海中,讓他們恍然大悟原來我們國家的古代音樂居然是那麼大的一個寶藏!
足足聽了三遍,王黎明深吸一口氣,衝到電腦前,開啟他最常去的四海論壇,發了一個帖子。
“剛聽完《華風》,想問問諸位究竟什麼是華風音樂?”
不僅僅是王黎明,很多人也抱著同樣的困惑。他們並沒有太多關於音樂方面的知識,只是憑感覺去分辨一首歌好不好聽,至於這首歌是什麼型別是什麼風格,長髮裡有哪些獨到的地方他們不太懂。
這張《華風》專輯裡的歌他們都喜歡,卻也發現《少年遊》,《半城煙沙》和《茶湯》三首歌的不同,至於究竟哪裡不同,他們也說不清道不明,有人去問朋友,有人乾脆就在網上發帖求助。
平音的寢室裡,長髮學生李一哲興奮的坐在電腦前,手指在鍵盤上“噼裡啪啦”的飛落。
他正在寫一篇賞析《華風》的文章,用自己在學校學到的一些專業知識來分析所謂華風究竟是一個什麼風。
“……首先是配樂上選擇的民族樂器,我粗略聽來有琵琶,笛子,古箏,二胡和揚琴等等。這些在華國音樂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樂器出現在現代編曲當中,給曲風中增添了一種流金歲月的滄桑感。最可貴的是,這些樂器並非是噱頭,每一種樂器的演奏都在編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