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命將那拉氏歷次受封的冊寶悉數收繳,其中包括皇后一份、皇貴妃一份、嫻貴妃一份、嫻妃一份,那拉氏失去了一切封號,永遠地、徹底地從皇帝身邊、從皇帝諸后妃嬪中摒棄了。
那拉皇后在冷宮中憂憤成疾,三十一年七月,淚盡血枯,奄奄一息。臨危時候,乾隆帝仍然從圓明園啟鑾,奉太后前往木蘭秋彌去了。六天後,那拉皇后痰喘交作,氣絕身亡。皇帝接到留京王大臣的訃告,恰逢中無節,大駕剛剛到了避暑山莊,於是立即向天下臣民宣佈皇后奄逝,下諭道:
“據留京辦事王大臣奏,皇后於本月十四日來時薨逝。皇后自冊立以來,尚無失德。去年春,朕恭奉太后迅幸江浙,正逐歡洽慶之時,皇后性忽改常,於太后前,不能恪盡孝道;比至杭州,則舉動尤乖正理,這類瘋迷。因個先程回京,在宮調攝,經令一載餘,病逝日劇;遂爾奄逝。此實皇后福分淺薄,不能仰承聖母恩眷,長受朕恩禮所致。若論其所乖違,即予廢黜,亦理所當然,朕仍存其名號,已為格外優容。但飾終典禮,不必復循孝賢皇后大事辦理,所有喪儀,可照皇貴妃例行,交內務府大臣承辦。著將此宣諭中外知之。”
那拉氏若泉下有知,定會為這一篇撒謊的文字再次發瘋。
烏拉那拉氏死後五個月的一天,陳雪如被正式冊封為“明常在”,不久又被封為“明貴人”,又隔不久,晉封為“芳嬪”。芳嬪最知心的人兒,是令皇貴妃魏氏。
魏氏的名位,已排在宮中第一,而她的兩個兒子,也漸漸地長大。
……
01
永琰只見父皇神情莊重地對天禱告,卻怎麼也想不到,父皇心中說的竟是這樣兩句話:“永琰若能承國家洪業,則蒼天當佑其成功;若其不賢,則願上天令他短壽而終,以免貽誤大清事業。”……永琰一行奉旨尋找會唱歌的木魚石,奇石未見,一路上卻聽夠了大清百姓的悲歌……
乾隆三十年正月。剛過十五,天還沒亮,六歲的永琰睡得正熟,保姆硬是把他搖醒。永琰煩躁地道:“幹什麼,煩死人了。”小太監忙道:“十五阿哥,要上學了。”聽到“上學”二字,永琰一翻身站在床上,道:“快!快穿!”宮女們拿來小袍小靴,永琰一會兒穿戴整齊。
昨天團圓筵後,母親令皇貴妃魏氏將他叫到一邊,語重心長地說:“兒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天就要到上書房讀書,從今以後,就不可隨著性子戲鬧玩耍,要與各位皇兄及皇侄們和睦相處,要謙讓恭敬,不可任性造次。讀書的人更應知禮,對太后和父皇,更是要有孝心。我出身卑微,因此,你凡事都不可逞強,要守宮中及書房中的一切規矩。你雖天資聰穎,但是與幾位皇兄相比,還是差一點兒,你只記住一句話:‘勤能補拙。’事業的成與敗,都在一個‘勤’字上。”
永琰眼裡閃著淚花,偎依在母親懷裡,說道:“母親,我一定記住你的話。”永琰臨行,母親又道:“你一定記住,一切都在勤謹上。”
永琰隨太監來到上書房,天雖然還沒亮,但裡面已亮起燈光,不知是誰已在燈下讀書了。
永琰暗下決心道:“以後,上書房裡第一個到的人,一定是我!”
舉行過隆重的拜師禮,永琰便在自己的師傅前坐下。
永琰的啟蒙老師是兵部侍郎奉寬,老成持重,寬厚仁慈。他拿出一張布帛,展開在永琰面前道:“我既是臣子,又是師傅;出了上書房是臣子,在上書房裡我就是師傅。十五阿哥,你明白嗎?”
永琰躬身行禮道:“謹遵師傅教誨。”
奉寬又道:“這布帛上面是你父皇的聖諭。是早年對上書房師傅張廷玉等人的訓誡,你拜讀一下吧。”
永琰聽說是父皇的聖諭,忙跪倒接在手中,只見上面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