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8部分

戰。

八里橋,僧格林沁提前準備好了的戰場,三十萬清軍在此集結,準備同英法聯軍決戰。

英法聯軍再斯科特和布朗司二人的指揮下。向八里橋推進,他們的偵察兵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得知清軍在八里橋意圖決戰。

斯科特和布朗司二人檢視了一下地形,見是開闊地,一馬平川,頓時笑了,這正適合他們的火槍佇列陣,炮兵使用的加農炮都是直射炮火。開闊地無疑能最大發揮出加農炮的威力。

可這一切僧格林沁卻不懂,馬背上的將軍在現代戰爭面前已經嚴重落伍和過時了。

十八日這天。陰雲籠罩,一片蕭殺。

英法聯軍三萬人向八里橋一帶推進,發現清軍主力在前方八里橋列陣時,也迅速也開始排兵佈陣。

儘管經過淞滬會戰後,英法聯軍在滬軍面前經歷了慘痛的失敗,但那隻能說滬軍太強了。裝備太先進了,戰術太先進了。

但眼前僧格林沁的清軍卻不是滬軍,既沒有滬軍的先進裝備和戰術,又沒有滬軍的強悍戰鬥力,所以英法聯軍一路從大沽口殺到北京。根本不把清軍放在眼裡。

對於英法聯軍而言,他們經歷了拿破崙戰爭錘鍊,克里米亞戰爭中的考驗,戰鬥經驗豐富,這一次,斯科特和布朗司二人依然採用了新式的空心方陣和三排陣列的戰列步兵線等火槍時代最先進的戰術。

而對面的清軍八旗軍,儘管有三十萬大軍,聲勢浩大,可惜大部分使用的還都是冷兵器,綠營軍裝備的是少數進口和仿製的舊式滑膛槍、自制的鳥槍,抬槍,抬炮、劈山炮、不足三萬人,其他皆使用大刀長矛。

雙方相遇後,僧格林沁立刻下令步軍衝鋒。

而英法聯軍則列陣迎敵,三排戰列線步兵有條不紊的開火,令清軍根本無法接近,一波一波的被射殺。

戰場中央頃刻間屍積如山,血流成河。

從早上到傍晚,僧格林沁的清軍死傷過半,他認為已經消耗英法聯軍足夠的彈藥了,於是下令騎兵衝鋒。

不得不說,這是最後的蒙古八旗,比清軍八旗的戰鬥力高一些,可惜在英法聯軍的槍炮面前,騎兵簡直就是活靶子,目標更大,更容易被槍彈擊中。

還是一波接著一波的衝鋒,像添油戰術,留下一片片屍體,戰馬嘶鳴,找不到它的主人。

要知道十九世紀歐洲的近代軍隊在面對世界各地的封建軍隊作戰時,幾乎都是壓倒性的勝利。

同樣,八里橋之戰,三十萬清軍最終傷亡過半,而三萬英法聯軍只有不足三百人陣亡。

僧格林沁眼看著敗局已定,只能下令撤退,結果英法聯軍發起了反衝鋒,令八旗軍魂飛魄散,頃刻間兵敗如山倒。

清軍八旗一路潰逃,向北京、承德兩個方向撤退。

斯科特和布朗司眼看著三十萬清軍大潰敗,頓時信心百倍,下令英法聯軍窮追猛打,準備順勢一舉攻陷北京。

八里橋的戰事一直處於滬軍的全面監控之下,此時滬軍第一鎮和第五鎮已經秘密迂迴至英法聯軍側後。

英法聯軍自然不是傻子,他們得知李衛國率軍北上的訊息後,立即派出大量人手一路跟誰滬軍,將他們的位置隨時報告給斯科特和布朗司知道。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滬軍最大的優勢並不只有先進的武器裝備,滬軍的單兵作戰素質也是他們所望塵莫及的,其中重點就是滬軍官兵們的武裝越野能力。

李衛國從建立滬軍那天開始,就注重士兵的武裝越野能力,九年下來,滬軍的野外武裝行軍能力相當強悍。當斯科特以為滬軍還在保定附近時,他們實際上已經秘密抵達了廊坊。

當英法聯軍跟僧格林沁在八里橋決戰時,滬軍第一鎮已經秘密潛行至燕郊鎮,滬